六.附加题(20分) 31.《红楼梦》阅读(12分) (1)《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两回中,贾政称宝玉为“无知的孽障 ”;“手足眈眈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一回中,贾政又称宝玉为“不孝的孽障”。请结合相关情节,说明这两处的孽障分别表达了贾政对宝玉什么样的感情。(6分) 参考答案:(1)“元妃省亲”前,贾政偕同众宾客带着宝玉给各个景点题匾额、对联,宝玉文思涌泉,贾政称其为“孽障”,表面上是责怪,实际上是欣赏;(2)“宝玉挨打”中,贾政认为宝玉在外流荡优伶,在家淫辱母婢、荒废学业,叱之为“孽障”,表达了强烈的痛惜之情。 (2)(6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这是林黛玉在咏 花时写下的名句。“结社作诗”是宝玉、黛玉、迎春、探春、惜春、湘云、宝钗等人大观园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结诗社”的想法最先是 提出的,按照曹雪芹的意图,该女子的最终命运是 。下列哪些词句和她有。(写出选项即可)。 A.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B.清明涕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C.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D.一帆风雨路三千,把姊妹兄弟齐来抛闪 E.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 F.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参考答案:海棠/白海棠 探春 远嫁 BDE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8分,每空1分) (1)《蜀相》中杜甫对诸葛亮未能回复中原而深感痛心和惋惜,他说: , 。” (2)李煜在《虞美人》中表达物是人非之感的两句是 , 。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通过光线明暗的变化描写山间朝暮景色的句子是 , 。 (4)《宋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吃穿用度都比别人差,但却一点读不羡慕的原因是 , 。 参考答案:(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七.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个四五岁男孩,平时总爱反着穿袜子,父亲有时帮他把袜子好好地穿上,他还要自己脱下来,再翻个面穿上去。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没想到他竟理直气壮地说:“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 要求:①自选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立意参考】 1.儿子角度(关键词:自知、适合自己、坚持自己的做法、亲身体验) 与儿子角度相关的关键语句是“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这应该是本次作文立意的关键句。审题的核心要素是如何看待自我行为,“自己”一词为立意的关键点。当然,对于表现出不健康思想的文章,即使紧扣“自己”这一角度,教师也要从严扣分。从另一个角度看,材料还有一个如何看待他人与外物的角度,这就给学生留下了辩证思维的空间。 解读此关键语句,可有以下立意: (1)为自己而活(不必活在别人的眼光下);(2)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3)勇于打破常规,选择适合自己的;(4)只要适合自己,就应该被尊重;(5)坚持符合自己发展的做法;(6)人生如人穿袜子,苦乐自知;(7)别人只是观众;(8)快乐的感受因人而异;(9)实践出真知,行不行要靠亲身体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10)人要根据需要去控制物,而不能成为物的奴隶。(物的价值在为人所用,而非为了好看。) 2.父亲角度(关键词:别人的感受、合乎习惯常规、站在孩子的角度) 与父亲角度相关的关键语句是“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父亲想引导孩子照常规穿袜,孩子却不听从,父亲生气也是人之常情。但父亲也不能不尊重孩子感受,不能一味要求孩子按惯例做事。毕竟,孩子的做法是建立在真实感受上的,看似违反常规,却不违反常理,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作为父亲有必要予以尊重,这对培养孩子的个性很重要。孩子的童真不应该被扼杀,只要孩子的举动不违背常理,只要适合其成长轨迹都应该被理解、尊重、甚至引导、鼓励。因此,面对孩子的另类表现,家长怎样处理就是一门成长教育的高深学问。 解读此关键语句,可有以下立意:(1)教育孩子时要尊重孩子的真实感受,因势利导;(2)人要努力适应、遵守社会规范(我们的行为举止要合乎习惯,顺乎常规。)(3)要多考虑他人感受。 3.综合角度 人既要保有本真,尊重自我;又要努力适应社会规范。 写作要求中明确规定,可以从材料中自选角度立意,因而可从男孩的角度切入立意,也可从父亲的角度切入立意,也可综合男孩及父亲的观点立意。对人物观点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言之有理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