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课外文言文阅读(16分,21—23每题2分,24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2—24题。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居南方十余年,躬耕守节。 太祖平荆州,以芝为菅长。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郡主簿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顷之,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掾史据白:“节家前后未尝给徭,若至时藏匿,必为留负。”芝不听,与节书曰:“君为大宗,加股肱郡,而宾客每不与役,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今调同等为兵,幸时发遣。”兵已集郡,而节藏同等,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县掾史穷困,乞代同行。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迁广平令。征虏将军刘勋,贵宠骄豪,又芝故郡将,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勋与芝书,不著姓名,而多所属托,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 芝性亮直,不矜廉隅。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卒于官,家无余财,自魏迄今为河南尹者莫及芝。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司马芝》卷十三) 2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 差:派遣 B.而宾客每不与役 与:参加 C.即以节代同行 以:让 D.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 报:报告 参考答案:D(报,回复) 22.对于文中下划波浪线的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 B.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 C.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 D.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 参考答案:D(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 2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司马芝年轻时,在去荆州避难的路上,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品质;在南方居住十几年,能够恪守礼义节操。 B.在任菅县长官期间,司马芝不畏豪强,征调主簿刘节的门客当兵,同时写信给刘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一向豪侠的刘节代替门客去当兵。 C.征虏将军刘勋,恃宠骄横,多次写信嘱托司马芝帮忙,司马芝一概依法处理。后来刘勋犯法被杀,和他有关联的人都被定罪,而司马芝却受到称赞。 D.司马芝性情正直,严于执法,不受请托,权贵至亲都不敢私下求他办事。他死后家无余财,从魏建国以来,历任河南尹没有能比上他的。 参考答案:B(刘节代替门客当兵是太守郝光的命令,而非司马芝的劝说) 24.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郡主簿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5分) (2)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5分) 参考译文: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郡温县人。年轻时是一个读书人,到荆州去躲避战乱,在鲁阳山里遇到强盗。同行的人们都丢下年老体弱的人逃走了,只有司马芝一个人坐在那里守护老母亲。强盗来到后,用刀逼着司马芝。司马芝叩头说道:“我的母亲年纪很大了,她的养老送终问题就拜托诸位了。”强盗们说:“这是个孝子啊!杀他是不义的。”司马芝于是得以免于被杀,用小车把母亲推走了。司马芝在南方住了十几年,亲自耕种,恪守礼义节操。 魏武帝曹操平定了荆州,任命司马芝作菅县人。当时天下政权刚刚建立,各地大多不遵守法律。郡主簿刘节是旧日的大家族子弟,为人豪爽侠义,拥有一千多位宾客,外出就做盗贼,回到官署里则扰乱吏治。不久,司马芝派遣刘节的门客王同等人去当兵。掾史据实禀告说:“刘节家里从来就没有派人服过徭役,如果他们到时把人藏起来,您一定要为滞留误期而负责的。”司马芝不答应,给刘节写了封信说:“您是这里的大家族,又是郡里的左右手,而您的宾客经常不服劳役,黎民百姓早就心怀怨恨和不满,有些流言已经被上级听到。现在征发王同等人去当兵,希望您能按时派遣他出发。”士兵们已经在郡里集结了,但刘节把王同等人藏了起来,还乘机让郡督邮以征兵为借口去讹诈责问县里。县里的掾史没有办法,请求让自己代替王同去当兵。司马芝就派人骑快马把一封信送到郡城济南,信上说细列举了刘节的罪状。太守郝光历来敬重信任司马芝,当即下令让刘节代替王同去当兵,青州人称司马芝“能让郡主簿去当兵”。后来司马芝升作广平县令。征虏将军刘勋,地位尊贵,受宠骄横。他又是司马芝原来所在郡里的将军。刘勋宾客和子弟们在司马芝的管界内多次犯法。刘勋给司马芝写信,不署上姓名,却在信中多次嘱托司马芝帮忙。司马芝没有给他回信,一概按照法律处理。以后刘勋由于行为不轨被诛杀,与刘勋交往并有关联的人全都获罪,而司马芝却因为不徇私而被人们称道。 黄初年间,司马芝被调入京城任河南尹。他抑制豪强,扶持贫弱,私下请托也行不通了。正遇宫中太监想托司马芝办事,又不敢开口讲,就通司马芝妻子的伯父董昭传话。董昭也害怕司马芝,没有替他传话。 司马芝性情公平正直,不以廉洁方正自矜。他和宾客们谈话时,有不同意的,就当面指出他们的错误,回来后也不会说什么不同的话。司马芝在任职期间死去,家里没有一点多余的财产。自从魏国建立以来到现在,历任河南尹中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他。 五.古代诗歌鉴赏和默写(20分)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25—26题(10分)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25.下列关于诗歌内容的理解及与之有关的常识,说法有误的两项是( )( )(5分) A.《江楼夕望招客》是一首七言律诗,它属近体诗。近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近体诗要严格遵从格律来创作,不像古体诗那么自由随性。绝句也属于近体诗。 B.白居易是中唐时期著名的大诗人,他的诗以通俗易懂著称,连小孩都能看懂。《长恨歌》和《琵琶行》就是这样的代表性作品。《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笔下的一首脍炙人口五言绝句。 C.本诗开篇就为读者描绘了一幅苍茫阔大的夏日暮景图,表现了诗人寂寥孤独的心境,为下文借景招客作铺垫。 D.从诗歌的内容来看,诗人邀约的客人是一位为官场俗务所羁绊的人。诗人身居江楼,风凉心静,突发奇想,他邀约朋友也像自己一样,能来江楼得一时之清闲。 E.“望”是这首诗的诗眼。它双关两意,既联系眼前所看到的壮美景物,同时又兼含“希望,盼望”之意,把招客的主题也隐藏其中。 参考答案:BD(选对一项3分,两项5分。B.《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D.“客人是一位为官场俗务所羁绊的人”,说法有误。) 26.这首的颈联精妙传神,试分析其妙处。(5分) 参考答案:(1)颈联采用了比喻的写法,对仗工整,音韵和谐;(1分)(2)将风吹古木的所发出的声响比喻成雨点打在树叶上所发出的声音,将月光照在沙滩上的景象比喻成寒霜落在沙滩上的景象;(2分)(2)“晴天雨”和“夏夜霜”形象生动,富有意趣,此联写尽了江楼夕景的美妙,诗人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也充溢其中。(2分) 27.补写下面各小题中空缺处的句子(每空1分,共10分)。 (1) ,梨花一枝春带雨。天长地久有时尽, 。 (2)玉户帘中卷不去, 。 ,愿逐月华流照君。 (3)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阳春召我以烟景, 。 (4)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 。 (5)衔远山,吞长江, , 。 参考答案:(1)玉容寂寞泪阑干 此恨绵绵无绝期(2)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3)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大块假我以文章(4)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5)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