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广东省佛山市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1-16 17:33

三、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刘夔,字道远,建州常安人。进士中第,补广德军判官,累迁尚书屯田员外郎,权侍御史。李照改制大乐钟磬,夔以为:“乐之大本,与政化通,不当轻易其器。愿择博学之士以补卿、丞,凡四方妄献说以要进者,请一切罢之。”帝善其言。
历三司户部判官,判度支勾院,江西、两浙、淮南转运使,加直史馆、知陕州,改太常少卿、知广州。所至有廉名。权三司度支副使。桂阳监蛮唐和寇边,以右谏议大夫、龙图阁直学士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初至,遣人谕蛮酋使降;不从,乃举兵击败和于银江源,进破其巢穴,蛮逃遁远去。前将以帛购蛮首至是有持首取购者按问乃辄杀平民诛之而罢购州境获安。还,权判吏部流内铨、知审刑院。
河北大水,民流入京东为盗,诏增京东守备。帝问谁可守郓者,宰相以夔对,进给事中、枢密直学士以往。至郓,发廪振饥,民赖全活者甚众,盗贼衰息,赐书褒谕。盗贼衰息。大臣议欲修复河故道,夔极言其不可,遂罢。迁工部侍郎、知福州。请解官入武夷山为道士,弗许。知建州,寻告老,遂以户部侍郎致仕。英宗即位,迁吏部。卒,年八十三。
夔尝过江东,见二囚系累年矣。问之,曰:“前此杀吉州掾徐咸,疑二人者。”夔为言于朝,释之,后果得真盗。尝遇隐者,得养生术,遂蔬食及独居,退处一阁,家人罕见其面。至老,手足耳目强明,如少壮时。不治财产,所收私田有余谷,则以振乡里贫人。前死数日,自作遗表,以禄赐所余分亲族。告其家人曰:“某日,吾死矣。”如期而死。无子。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七》)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将以帛购/蛮首至/是有持首取购者/按问/乃辄杀平民/诛之而罢购/州境获安
B.前将以帛购蛮首/至是/有持首取购者/按问乃辄杀/平民诛之/而罢购州境/获安
C.前将以帛购/蛮首至/是有持首取购者/按问乃辄杀/平民诛之/而罢购州境/获安
D.前将以帛购蛮首/至是/有持首取购者/按问/乃辄杀平民/诛之而罢购/州境获安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在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B.钟磬,古代礼乐器。钟是金属制成的响器,罄是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
C.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或因年龄等别的原因辞官不做,把官职交还给皇帝。
D.表,指中国古代社会臣下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弹劾大臣的一种特殊文体。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夔具有很强的政治敏感性,他反对随便改换乐器,建议皇帝选拔博学的人做官,要罢免虚妄进献言论的人。
B.刘夔很有政治才干,当灾民在京东为盗时,他给宰相提出的建议很正确,被提拔重用,最终平息了盗情。
C.刘夔对道家思想和生活很感兴趣,他曾经上书请求卸任进入武夷山做道士,可惜皇帝没有同意他的请求。
D.刘夔特别体察民情和冤案,他经过江东时,看到两个被监禁多年的嫌疑囚犯,询问情况后就到朝廷替他们申辩。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至郓,发廪振饥,民赖全活者甚众,盗贼衰息,赐书褒谕。
(2)尝遇隐者,得养生术,遂蔬食及独居,退处一阁,家人罕见其面。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
石城夜赋
陈与义
初月光-满江,断处知急流。
沉沉石城夜,漠漠西汉秋。
为客寐常晚,临风意难收。
三更柁楼底,身世入搔头。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北宋灭亡后,陈与义避乱襄汉,辗转经湖北、湖南、广东、福建。本诗为途中夜泊西汉即已设县的石城所作。②柁楼:操控船舵的房间,也叫后舱室。
12.请概括颔联所写景象的特点,并分析颔联在诗中的作用。(5分)
13.诗人在颈联尾联分别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劝学》善于通过比喻来进行论证,如作者连用五喻“登高见”“登高招”“顺风呼”“假舆马”“假舟楫”,然后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结论“        ,        ”。
(2)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周瑜一副儒生打扮,“        ”,说笑之间,“       ”,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3)在《登高》中杜甫痛苦地记述了自己“       ,        ”的现状,人生已老,悲愁难遣。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