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三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学年第三次验收考试语文答案 1.D (表述有误。应为“私人关系不能涵摄公共关系时,公共关系被放在其次的地位”。答题区间在原文第4段末句。) 2.B (表述有误。应是“对人不对事”。见第4段。) 3.C (原文里只是强调了公德对其的影响,是“关系到”而并非“确保”。) 4.A (“对新诗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评价不当,原文只肯定了其对新诗的创作热情,并未言及对新诗的贡献。) 5.①刻苦钻研,孜孜以求。程千帆始终保持勤奋钻研的求学态度。②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程千帆醉心于新诗创作,勇于尝试新的古代文学研究方法。③坚忍顽强,锲而不舍。即便被打成“右派”,他也“打腹稿”式地“发愤读书”。④闻过则喜,谦虚谨慎。乐于让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总是对自己的成果不满意。(4分。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 6.关系:“师傅领进门”是个人开展学习的有效途径与必要前提,但个人的修行则是“师傅领进门”后能否学业成功的关键。(1分) 表现:①程千帆师从伯父君硕先生,君硕先生注重文辞义理,要求严格,这帮助程千帆打下了坚厚的古文基础。但这更要得益于程千帆在艰苦繁重的学习中的刻苦与坚持。进入金陵大学,各位大师为程千帆提供了丰厚的给养,但关键还是在于程千帆自己求学心切,博采众长(2分)②在学习的过程中,程千帆掌握了古典诗歌的技巧和古文研究的方法,但是他能够结合个人的兴趣爱好,在新诗方面取得了自己的成就。能够坚持独立思考,形成了独特的古代文学研究方法。(2分) 7.C、D (C项“无奈和愤怒”错误;D项“对二狗的做法的正当性产生了怀疑”错误,“怀疑”的是“事实”,但没有怀疑“做法的正当性”。) 8.①双关,是说农家乐不仅菜肴味道不错,而且在精神层面(互助、关爱等)更有有吸引人的意味;②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余韵悠长,耐人寻味。③使老孟的形象变得丰富、有亲近之感;④从对美好人性的赞美到对心灵的自省,深化了小说表达的思想情感;(每点1分) 9.观点一:主人公是二狗。①从标题上看,小说标题是“山里人”,小说的写作主体对象是二狗顺理成章;(2分)②从情节设置上看,点菜先算账、卖面不要钱等故事的叙述都围绕二狗展开,二狗是核心人物;(2分)③从思想内涵上看,小说的主题是在表现二狗等山里人身上的人性之美。(2分) 观点二:主人公是老孟。①从结构安排上看,老孟贯穿故事始终,故事展现的是老孟的心理状态及其精神的成长;(2分)②从艺术表现上看,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来自于老孟形象的丰富性;(2分)③从思想内涵上看,小说蕴含的人需要内省和完善的题旨,寄寓在老孟这一人物形象上。(2分)(其他理解,言之成理即可) 10.C 11.A(汉代实行的是察举制度) 12.C (错在“对百姓有义对神灵和顺,人就能主宰神”。) 13.(1)皇帝不相信杜佑的担保,急忙派人捉拿李籓。进入大殿之后,皇帝看到他的容貌,就说:“这哪里是作乱的人?”(5分,“未之信”句式、“追”、“是”各1分,大意通顺2分) (2)如果神灵没有知觉,那么他们就不能降赐福祉;如果神灵有知觉,那么我们就一定不能因偏爱自己而讨好取悦他们。(5分,“无知”、“私”、“悦”各1分,大意通顺2分) 14.B、D (B项清新绮丽错;D项尾联没有议论 答对一个给2分,答对两个给5分) 15.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感慨边塞自然条件艰苦。(3分)表现战争的残酷,蕴含了诗人对穷兵黩武的战争的反对。(3分)答出情感给2分,结合诗句分析给1分。 16.(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2)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3)柳暗花明又一村 17.D (①“瓦釜雷鸣”:比喻无才无德的人占据高位,烜赫一时。此处望文生义。②“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此处对象不当。③“平易近人”: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理解。④“大相径庭”: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⑤“当务之急”:当前急切应办的事。此处与“现在”重复。⑥“管中窥豹”:通过竹管的小孔来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有时跟“可见一斑”连用,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18.B (A项,“在有意误导了”逻辑错误;B项,“却为南岗的兴起洒下了血汗”缺主语,应加上“他们”;D项,“任务”“增长”搭配不当。) 19.B (“百万年以上的历史”与后面“而数千年来的历史”保持陈述句式的一致性,“之所以”上承前句隐含的问题,所以不选C、D。“自然的神力足以削山填海”应放在“写就沧桑”前,所以选B。) 20.西域(陆上丝绸之路)何以最终衰落 使得西域更加干旱(自然环境恶化) 海上丝绸之路崛起(出现)(填对一处给1分,填对二处给3分,填对三处给5分。意思对即可。) 21.构图要素包括:书法字“津” 、“13”、“火炬”等元素。 寓意:①以汉字书法风格书写的“津”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②火炬造型代表着激情热烈,象征着光明、团结、友谊与和平。③手写的“13”,代表第十三届全运会,倾斜的角度给人以运动感。(构图要素2分,答出两点即可,寓意4分,答出两点即可) 22.略。 【参考译文】 李籓,字叔翰,他的祖先是赵州人。李籓青年时容貌娴雅美丽,在学习方面很聪明。父亲去世时他停留在家守孝。他家本来财产很多,姻亲们前来慰问时,有人拿着财物离去,李籓不曾过问。此后他更加致力施舍财物。住家几年,他的家财就大致耗尽了。四十多岁时,他在广陵一带陷入困境,连自己都不能救济。妻子儿女跟着责备他,李籓却快乐依旧。 徐州节度使张建封征召他到节度府做官。张建封去世时,濠州刺史杜兼快速地骑马赶到,他暗地里有静候接任节度使的企图,李籓却哭着对他说:“张公现在去世了,您应该小心谨慎地守护州境土地才是,为什么要放弃州境土地跑来?您应该赶快回去,否则我将依照法律弹劾您!”杜兼因此仇恨他,于是就诬告上奏:“张建封去世后,李籓扰乱他的军心,有非份的企图。”唐德宗得奏后大怒,下密诏让徐泗节度使杜佑杀掉他。杜佑一向器重李籓,得到诏书,十天都不行动,然后召唤接见李籓说:“世上人说有生死报应,灵验吗?”李籓说:“大概如此。”杜佑说:“如果真如此,那么您应该遇事没有担忧。”于是杜佑就拿出密诏给李籓看,李籓看后神色不变,说:“真灵验啊,这是杜兼的报复!”杜佑说:“一定不要害怕,我拿一家人性命来为您担保。”皇帝不相信杜佑的担保,急忙派人捉拿李籓。进入大殿之后,皇帝看到他的容貌,说:“这哪里是作乱的人?”皇帝释放了李籓,并授予他秘书郎的官职。 王仲舒与同舍郎官韦成季、吕洞白天摆酒宴邀请客人互相作乐,他们因仰慕李籓名望,硬性地邀请李籓前来。王仲舒等人说一些戏笑嘲谑的言辞和隐语,互相亲近而不庄重,李籓和他们见面一次后,就拒绝邀请再不前去,说:“我和他们整天相处,不懂得他们说的是什么!”往后王仲舒等人果然因为犯罪而被贬谪罢黜。多次提拔后李籓官至吏部郎中。裴垍告诉唐宪宗,说李籓有做宰相的才能。恰逢郑絪罢相,宪宗趁机授予李籓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官职。 李籓为人忠诚谨慎,好坏一定据实说,皇帝认为他说话没有隐瞒。唐宪宗曾经询问他祈福消灾的方法,李籓回答说:“孔子生病的时候,阻止子路的祈祷。汉文帝每次祭祀神灵,命令有关官员对神灵态度恭敬而不许祈祷。如果神灵没有知觉,那么他们就不能降赐福祉;如果神灵有知觉,那么我们就一定不能因偏爱自己而讨好取悦他们。再说对百姓有义的人必然能与神灵和睦相处,百姓的意愿是神灵的主宰,百姓安宁福祉就自然到来。”皇帝听后高兴地说:“我一定要和您等上下互相勉励,以致能守护着这些箴言。”河东节度使王锷贿赂权臣和近臣寻求兼任宰相,皇帝下密诏给中书省、门下省说:“王锷可以兼任宰相。”李籓见诏后立即拿笔涂掉“宰相”二字,并在密诏的左边签署意见说:“不可以。”李籓拿着密诏要回去奏报皇上。宰相权德舆大惊失色说:“有不可以的,应该另外写奏章,可以用笔涂改诏书吗?”李籓说:“形势紧急,过了今天就不能阻止了。”这件事不久就得以搁置平息。第二年,李籓外任华州刺史。还未赴任,李籓就去世了,这年他年龄五十八岁,朝廷赠官户部尚书,谥号叫贞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