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贾居贞,字仲明,真定获鹿人。年十五,汴京破,奉母居天平。甫冠,为行台从事。时法制未立,人以贿赂相交结。有馈黄金五十两者,居贞却之。太宗闻而嘉叹,敕有司月给白金百两,以旌其廉。世祖即位,授中书左右司郎中。从帝北征,每陈说《资治通鉴》,虽在军中,未尝废书。一日,帝问:“郎俸几何?”居贞以数对。帝谓其太薄,敕增之,居贞辞曰:“品秩宜然,不可以臣而紊制。”刘秉忠奏居贞为参知政事,又辞曰:“他日必有由郎官援例求执政者,将何以处之?”不拜。至元十一年,丞相伯颜伐宋,居贞以宣抚使议行省事。既渡江,下鄂、汉,伯颜以大军东下,留右丞阿里海涯与居贞分省镇之。居贞曰:“江陵要地,乃宋制阃重兵所屯。闻诸将不睦,迁徙之民盈城,复皆疾疫,刍薪乏阙,杜门不敢樵采。不乘隙先取之。”驿闻。十二年春,命阿里海涯领兵取江陵,居贞以佥行省事留鄂。于是发仓廪以赈流亡,宋宗室子孙流寓者,廪食之,不变其服,而行其楮币。十四年,任湖北宣慰使。命未下居贞闭门不出而骄将悍卒合谋扰民乃复出视事人恃以无恐及行鄂之老幼号送于道刻其像于石祠之泮宫十五年,迁江西行省参知政事,未至,民争千里迎诉。士卒有挟兵入民家,诬为藏匿以取财者,取人子女为奴妾者,皆痛绳以法。南安李梓发作乱,居贞虑将帅出兵扰民,请亲往,卒才千人,营于城北,遣人谕之。贼众闻居贞至,皆散匿,不复为用。比还,不戮一人。十七年,以疾卒于位,年六十三。赠推忠辅义功臣,追封定国公。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命未下/居贞闭门不出/而骄将悍卒合谋扰民/乃复出/视事人恃以无恐/及行/鄂之老幼号送/于道刻其像于石/祠之泮宫/ B.命未下/居贞闭门不出/而骄将悍卒合谋扰民/乃复出/视事人恃以无恐/及行/鄂之老幼号送于道/刻其像于石/祠之泮宫/ C.命未下/居贞闭门不出/而骄将悍卒合谋扰民/乃复出视事/人恃以无恐/及行/鄂之老幼号送于道/刻其像于石/祠之泮宫/ D.命未下/居贞闭门不出/而骄将悍卒合谋扰民/乃复出视事/人恃以无恐/及行/鄂之老幼号送/于道刻其像于石/祠之泮宫/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甫冠:刚刚加冠。古代未成年男子不带冠,20岁时举行加冠礼,标志着成年。 B.郎中:原指朝廷医生,自唐以后指分管各司事务的高级官员,位在尚书、侍郎之下。 C.品秩:官品与奉秩。是官职并行的人身等级制度,是官吏政治地位、身份等级的标志。 D.楮币:宋金元时发行的“会子”“宝券”等纸币,多用楮皮纸制成。后泛指一般的纸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居贞为人清廉,深受赞赏。在国家法制尚未确立时,人们互相行贿勾结,他拒绝接受别人赠送的黄金,皇上知道后,大加赞赏并给予表彰。 B.贾居贞不贪名利,恪守本分。他不愿为获取个人利益而破坏国家制度,不论是世祖提出为他增加俸禄还是刘秉忠上奏推荐他做参知政事,他都不接受。 C.贾居贞善于用兵,把我战机。在与丞相伯颜征伐宋朝时,他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发现有利于元军的战机,建议趁宋军危困之际及早攻打军事重地江陵。 D.贾居贞一心为民,体恤百姓。在江西任职期间,他军中的士兵骚扰百姓,居贞严厉惩治。在平定叛乱时,他亲自带兵,不扰百姓,不杀一人,劝退贼寇。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从帝北征,每陈说《资治通鉴》,虽在军中,未尝废书。 (2)闻诸将不睦,迁徙之民盈城,复皆疾疫,刍薪乏阙,杜门不敢樵采。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唐•贯休 水香塘蒲黑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鸂鶒(xi chì):一种象鸳鸯的水鸟。柘(zhè):一种树。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一、二两句诗描绘了静谧安恬的田园之景,暗颂颂了村民的勤劳。 B.三、四两句诗描绘了美好和谐的农家生活,寄托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向往。 C.后四句塑造了包括作者在内地四种人物,虽然着墨不多,可是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D.最后两句中山翁见作者到来,热情地向他兜售自家产品,希望他住下来能多用多买。 E.此诗给人清新健美之感,在晚唐缠绵颓废的诗风中,可谓独树一帜。 15.最后两句刻画了“山翁”怎样的性格?一个“熟”字回应了上文哪些情景?(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句是“ (2)《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达作者求学的经历中“苦中有乐”的句子是“ (3)《师说》中“吾师道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