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湖南省六校联盟2017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4)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12-14 11:39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王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总角尝造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衍既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子贡,兼声名藉甚,倾动当世。妙善玄言,唯谈《老》《庄》为事。每捉玉柄尘尾,与手同色。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世号“口中雌黄”。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矣。累居显职,后进之士,莫不景慕放效。选举登朝,皆以为称首。矜高浮[2]诞,遂成风俗焉。
衍妻郭氏,贾后之亲,借中宫之势,刚愎贪戾,聚敛无厌。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
时齐王冏有匡复之功,而专权自恣,公卿皆为之拜,衍独长揖焉。衍虽居宰辅之重,不以经国为念,而思自全之计。及越薨,众共推为元帅。衍以贼寇锋起,惧不敢当。辞曰:“吾少无宦情,随牒推移,遂至于此。今日之事,安可以非才处之?”俄而举军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与之相见,问衍以晋故。衍为陈祸败之由,云计不在己。勒甚悦之,与语移日。衍自说少不豫事,欲求自免,因劝勒称尊号。勒怒曰:“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使左右扶出,谓其党孔苌曰:“吾行天下多矣,未尝见如此人,当可活不?”苌曰:“彼晋之三公,必不为我尽力,又何足贵乎?”勒曰:“要不可加以锋刃也。”使人夜排墙填杀之。衍将死,顾而言曰:“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时年五十六。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十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
B.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 曰/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
C.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 曰/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
D.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 曰/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
答案:A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总角,古时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后来代称儿童时代。
B.龙门,古代身份高的人的府邸,“一世龙门”是指文人所崇仰的人物,后起的文人登门拜访,可称为“登龙门”。
C.长揖,是古代的相见礼节。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 至于地,向对方表示敬意。
D.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在不同朝代对三公的具体所指不尽相同。
答案 C
简析:长揖,是古代不分尊卑的相见礼。稽首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向对方表示敬意。
12.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衍神情秀美,仪态风雅。虽然得到了山涛的赞扬,但是山涛认为他也许会误尽天下苍生,事实证明山涛眼光独到。
B.王衍声名显赫,时望所归。朝野之士争相夸赞他,而后辈士子将他视为楷模竞相模仿,甚至虚浮妄诞成为时风流俗。
C.王衍身居要职,却推脱责任。司马越死后,众人推举王衍做元帅,但他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却借口推脱。
D.王衍被俘后,因远近闻名,身居晋之重任,不肯参与石勒政事,为其尽力,加上劝其称帝, 致使石勒大怒,将其杀害。
答案 D
简析:王衍被杀是因为在与石勒交谈时,仍推脱责任,并劝其称帝,并非因为远近闻名,身居重任,又不肯参与石勒政事,为其尽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俄而举军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与之相见,问衍以晋故。
翻译:不久晋朝全军被石勒部队击破,石勒称呼他王公,并和他相见,向王衍询问西晋的旧事。【计分点:“俄而”、“举”、被动句各 1 分,句意 2 分。说明:“晋故”解释为“晋国灭亡的原因” 亦可。】
(2)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
翻译:我辈即使比不上古人,如果不效法崇尚浮华虚无,合力来匡救天下,还可以不到今天这个地步。
【计分点:“曹”“祖尚”“戮力”各 1 分,句意 2 分。说明:“虽”解释为“虽然”亦可,“向若”解释为“如果从前”亦可。】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 11 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水村闲望
俞紫芝①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②。
翡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
可惜一绷③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释:①俞紫芝,字秀老,金华人。官场失意后,蛰居水村,寄情于山水。 ②赊:语气词。
③绷:布幅。
14.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A.首联抓住水村的特点,先写停泊在沙洲上的船,再写隔岸烟雾迷朦中的野草,远近明暗搭配 和谐。
B.颔联描绘翠鸟闲居荷叶之下,鹭鸶栖息于芦花丛中,这样一幅清幽冷寂的画面,传达出诗人 闲适的心境。
C.颈联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来写景,酒旗飘飘为动景,渔屋酒家为静景,一动一静,动中有静,更增情味。
D. 尾联“无人写得寄京华”一句,写诗人不禁想画一幅《水村闲望》画,表明他官场失意后的愤懑之情。
E. 诗的前三联写景,由沙滩到隔岸,然后转到河内,再移到岸上,跳跃变化大,给人以目不暇 接的感受。
答案:B D(选 B 得 3 分,选 D 得 2 分)简析:B.颔联描绘是一幅幽静的画面,并非清幽冷寂。D.尾联表达了诗人鄙弃官场,寄情山水的 情怀,并没有官场失意的愤懑。
15.有人说,整首诗的前三联都是对水村景物的生动刻画,但末句提到“京华”,显得有些突兀,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点呢?请简要阐述。(6 分)
答案:这种说法不妥。(1 分,没有解析不给分)诗人在前三联描绘出一幅恬淡静谧的深秋水村图,呈现出一种安宁朦胧的意境,从而表现了作者悠然闲适的心绪和寄情山水的情怀。(2 分)尾联写 可惜这一幅栩栩如生的水墨画,没有人画了寄到京华去,去劝说那些朝廷中人远离官场,归返自然,表达了诗人鄙弃浑浊官场的情怀。(2 分)前后情怀是一致的,不显突兀。(1 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