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高2017级高三上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6)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11-21 21:05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高2017级高三上期11月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1.A【解析】曲解文意。“并不意味着儒学就具有包容性”与原文“另一方面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使之形成了兼收并蓄的传统”不符。
2.D【解析】因果倒置。应该是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使中国文化绵延不绝。原文第四段的“中国文化绵延不绝,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包容、兼收并蓄的结果”是判断的依据。
3.C【解析】强加因果关系。没有删掉《诗经》中的齐诗跟孔子对“儒学以外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吸收没有因果联系。
4. D【解析】一是学会比对信息,明确选项区别点。二是抓住句子中的谓语成分及其他重要标志词。谓语动词如“给”字后应接“俸”作宾语。“见+称”为被动句式。“至元二年”中“至元”为忽必烈的年号。
附:翻译--时州县官以未给俸,多贪暴,祐独以清慎见称。在官八年,如始至之日。至元二年,调官法行,改南京路治中。(翻译:当时州县官吏因为未给俸禄,大多贪婪暴虐,而唯有陈祐以清廉谨慎著称,在此为官八年,始终如一。至元二年,选调官员,推行法令,调任南京路治中。)
5.C【解析】“大辟”之刑为砍头,从腰部斩断称为“腰斩”
6.B【解析】B项,陈祐父母受到恩赐,并非“为朝廷所用”之时,而是被“穆王”征召为官属时,为张冠李戴。
7.(1)到任那天,(陈祐)首先拜会金末名士李国维、杨杲,(向他们)咨询访求治理政事的方法(请教治世之道),研究议论古今得失,上书请求免去征西军几百家的各种赋税。
(关键词“下车”“礼”“咨访”“商议”各1分,语句通畅1分)
(2)捕捉蝗虫是担心蝗虫会损伤庄稼,如今蝗虫虽多,但谷物已经成熟,不如让(百姓)早点收割庄稼,也许可以省力而有收成。
(关键词“虑”“盛”“刈”“庶”各1分,语句通畅1分)
附文言文翻译:
陈祐,又名天祐,字庆甫,赵州宁晋人,其家世代以农为业。祖父陈忠,精通经史,乡里皆尊他为师。陈祐自幼好学,家里贫困,母亲张氏曾剪发换书让他读,他长大后博通经史。当时诸王可自己征召官属,宪宗三年,穆王府任命陈祐为该府尚书,赐给他父母十铤银、一套锦衣。穆王的封地在陕、洛,上表推荐陈祐为河南总管。到任那天,(陈祐)首先拜会金末名士李国维、杨杲,(向他们)咨询访求治理政事的方法(请教治世之道),研究议论古今得失,上书请求免去征西军几百家的各种赋税,提出二十余件有利于人民的事,请朝廷施行,都得到朝廷的采纳。
世祖即位,将陕、洛地区划为河南西路。中统元年,任命陈祐为河南西路总管。当时州县官吏因为未给俸禄,大多贪婪暴虐,而唯有陈祐以清廉谨慎著称,在此为官八年,始终如一。至元二年,选调官员,推行法令,调任南京路治中。恰逢河南东部发生蝗灾,徐州、邳州尤为严重,官府急切令百姓捕捉。陈祐部署几万民丁来到那里,对左右官员说:“捕捉蝗虫是担心蝗虫会损伤庄稼,如今蝗虫虽多,但谷物已经成熟,不如让(百姓)早点收割庄稼,也许可以省力而有收成。”有人认为不经上级批准而擅自行动,不能(这样)做。陈祐说:“为救民而获罪,我也甘心。”当即命令捕蝗的人回去收割,两地百姓都依赖他而受益。
至元三年,朝廷因为给陈祐降职没有理由,就赐给陈祐虎符,授嘉议大夫、卫辉路总管。卫辉是四方交通必经之地,一向号称难以统治。陈祐到任后,申明法令,建立孔子庙,修比干墓,而且请求朝廷列入典章中记录。等到他离任后,这里的百姓为他立碑以歌颂他的德行。
至元六年,设置提刑按察司,首先任命陈祐为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朝廷大举伐宋,派陈祐征调军队,山东百姓多逃避,听说陈祐来,都说:“陈按察来到这里,一定不徇私情。”百姓都出来应征,征调如期完成。十三年,授陈祐为南京总管兼开封府尹。官吏多惊慌失措,陈祐于是对他们说:“何必如此惊慌!你们以前是盗跖,而今做颜渊一样的人,我就把你们当颜渊对待;若以前为颜渊,而今做盗跖,我就会把你们当盗跖对待。”于是这些官吏安分守己,谨言慎行,不敢违法。十四年,调浙东道宣慰使。当时江南刚刚平定,元军俘虏温州、台州百姓男女数千口为奴,陈祐全都强行释放归家。不久,行省征收百姓和商人的酒税,陈祐提出:“战争之后,对于遭受兵力之苦的百姓,应宽大怜恤。”朝廷未回复。
朝廷派陈祐去查核庆元、台州的民田。回来行至新昌,遇到玉山乡盗贼,他猝不及防,被杀害,享年五十六岁。朝廷赐给他“忠定”的谥号。江浙父老请求葬他于会稽,未获批准,便立祠纪念。陈祐能诗能文,著有《节斋集》。
8. ED(E3分,D 2分)
【解析】E项中“东风”指的是春风,其情感主要指向时光流逝,韶华逝去之悲。文化常识及情感理解错误。
D中,颔联的情感比较丰富,“莫写”说的是自己的诗难以把浩荡的愁怀尽情抒写出来,其情主要为家乡的思念,故国的怀念。故不完全正确。
9.抒发了诗人被拘异国有家难回、思念故国、年华已逝的深情。
①有家难回之愁。“酒薄难将梦到家”是说诗人想借助酒力梦回故乡,可酒薄无力;梦尚未到家,人却已经醒了。(2分)
②思念故国之情。此时作者身居塞北,被拘他国,表面极写塞北景象之荒凉凄惨与对家的思念,更是表达对国家的思念。(2分)
③年华已逝之悲。尾联以东风吹白了两鬓的黑发作结,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韶华逝去感伤。(2分)
10. (1)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