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古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6—20题 与于襄阳书① 韩 愈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谨奉书尚书阁下。 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士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须也。然而千百载乃一相遇焉。岂上之人无可援,下之人无可推欤?何其相须之殷而相遇之疏也?其故在下之人负其能不肯谄其上,上之人负其位不肯顾其下。故高材多戚戚之穷,盛位无赫赫之光。是二人者之所为,皆过也。未尝干之,不可谓上无其人;未尝求之,不可谓下无其人。愈之诵此言久矣,未尝敢以闻于人。 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其所用。岂愈所谓其人哉?抑未闻后进之士,有遇知于左右,获礼于门下者,岂求之而未得邪?将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邪?何其宜闻而久不闻也? 愈虽不材,其自处不敢后于恒人。阁下将求之而未得欤?古人有言:“请自隗始②。”愈今者惟朝夕刍米、仆赁之资是急,不过费阁下一朝之享而足也。如曰“吾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焉”,则非愈之所敢知也。世之龌龊者,既不足以语之;磊落奇伟之人,又不能听焉。则信乎命之穷也! 谨献旧所为文一十八首,如赐览观,亦足知其志之所存。 愈恐惧再拜。 【注】①于襄阳,名頔(dí),字允元,深得唐德宗器重。因做过襄州大都督,故称于襄阳。②请自隗始:燕昭王欲招致天下贤才,问计于郭隗,郭隗回答:“王必欲致士,请自隗始!”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士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 休:美好 B.未尝干之 干:请求 C.道方而事实 事实:处事务实 D.则信乎命之穷也 信:相信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未尝敢以闻于人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B.然而千百载乃一相遇焉 始速祸焉 C.其自处不敢后于恒人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亦足知其志之所存 吾其还也。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开篇两句从选词到句式都极为讲究,整齐的三字定语、双重否定、对仗,表达了作者的慷慨豪迈之气,朗朗读来,作者之胸襟气度,瞬间挺拔而出。 B.此信写士欲进身扬名、建功立业须前辈援引,而前辈功业盛名也须有为的后继者为之传扬,既表现了作者积极仕进的心情,又对达官贵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C.第三段以侧闻的方式赞誉对方,显得客观,使对方不觉得突兀而乐于接受。第四段用典故,实际上是毛遂自荐,表达了“您如果要寻求人才,那就请从我开始”的意思。 D.本文虽让人觉得不卑不亢,但难免仍有攀附权势之意。韩愈求官心切,也难免强词夺理,客观地讲,一个人能否显扬当世和永垂不朽,与是否有人引荐和继承没有必然联系。 1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故高材多戚戚之穷,盛位无赫赫之光。(3分) (2)愈今者惟朝夕刍米、仆赁之资是急,不过费阁下一朝之享而足也。(4分) 20、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班固论司马迁为《史记》:是 非 颇 谬 于 圣 人 论 大 道 则 先 黄 老 而 后 六经 序 游 侠 则 退 处 士 而进 奸 雄 述 货 殖 则 崇 势 利 而 羞 贫 贱 此 其 弊也 予 按 之 此 正 是 迁 之 微 意。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题 画 【清】蒋士铨 不写晴山写雨山,似呵明镜照烟鬟。 人间万象模糊好,风马云车便往还。 题王石谷画册玉簪 【清】蒋士铨 低丛大叶翠离离,白玉骚头放几枝。 吩咐凉风勤约束,不宜开到十分时。 21、简要概括第二首诗开头两句描绘王石谷所画玉簪花的形象。(2分) 22、这两首诗都是题画诗,融画意、诗情、理趣于一体。请就其中的一首,找现富有哲理的那一句,结合全诗加以理解。(5分) (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3-24题。(5分)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2.8)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2.7)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2.5)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2.6) 23、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到,同样是“问孝”,孔子给四个弟子的回答却是不同的,可以概括出孔子教育特色的一个成语是 。(2分) 2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孔子的“孝”的内涵的理解。(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不违农时, ; ,鱼鳖不可胜食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 。夕阳古道无人语, 。 (王实甫《长亭送别》) (3)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 。 (苏轼《赤壁赋》 (5)在天愿为比翼鸟, 。 ,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现代社会越来越关注个人需求,商家让会员独享优惠,生活中也有些趣味无法与人分享,诸如一杯啜饮咖啡的时光、一竿临溪垂钓的等待、一路挥汗慢跑的苦练……正如王维所说:“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也有人提出:人生路上,我们需要个人奋斗,更需要与他人共享空间、资源、智慧、经验、快乐。正如森村诚一认为:“幸福越与人共享,它的价值越增加。” 你对上述材料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