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湖北省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16年秋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6)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11-19 23:22
2016年秋“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二期中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1.B “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不是“天人合一”本来的内涵”错误,依据第二段“尽管原始的天人合一观念的确包含了这样的内容”可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天人合一”的内涵之一。
2.A 下“罪己诏”只是“有些皇帝”的做法,不是“往往”。
3.C “弊大于利”不准确,是“天人合一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但不能说“弊大于利”。
4.D
5.D “赵惠文王十六年”就采用的是王公年次纪年法。
6.C  张冠李戴,不是宪宗,是世祖认为他见识奇异,专铸官印交给他。
7.(1)太宗寻找河西世家大族中有贤才的子孙,众人拿高智耀回复太宗,(太宗)召见并要任用他,(智耀)赶紧推辞回家了。(“子孙之贤者”定语后置1分、“以……对”1分、“遽”1分、省略的主语补出1分,句子通顺1分。)
(2)世祖认为他说得对,就任命他为翰林学士,让他巡视各郡县甄选儒生,最终他甄选出的儒生有数千人。(“然”1分、“拜”1分、“循行”1分、“区别”1分、句子通顺1分。)
【参考译文】
    高智耀,河西人,世代在西夏为官。曾祖高逸为大都督府尹,祖父高良惠为右丞相。高智耀考中西夏进士,西夏亡后,隐居在贺兰山中。太宗寻找河西世家大族中有贤才的子孙,众人拿高智耀回复太宗,太宗召见并要任用他,智耀赶紧推辞回家了。
    皇子阔端镇守西凉时,命儒生服徭役,高智耀到王府拜见皇子说,免除儒生的赋税徭役已经很久了,现在忽然让他们与服贱役的人承担相同的赋役,不妥当,请收回成命。皇子听取了他的意见,并打算上奏朝廷使他做官,他没有答应。宪宗即位后,高智耀入朝拜见皇帝,说:“儒生所学的是尧、舜、禹、汤、文、武治国之道,自古为君王的,用儒生国家就强盛,不用国家就衰败。今天应注意培养人才,以备将来任用。应免除儒生徭役并培养教育他们。"皇帝问:“儒家和巫医相比怎么样?”高智耀回答:“儒者用纲常治理天下,哪里是这些巫医所能比的。”皇帝说:“好,你说得这些以前没有人告诉过我。”(皇帝)诏令免除海内儒士徭役,(让他们)没有什么要拿出的东西。世祖即位前就听说高智耀贤能,即位后召见他,高智耀又极言儒家学说对治国的重要,引古证今,反复论辩,滔滔不绝。世祖认为他见识奇异,就专铸官印交给他,并下令凡是免除徭役的儒生都必须有他验证的公文。当时,淮蜀一带被俘的儒生,都被充为奴隶,高智耀奏请说:“把儒生当作驱使的奴隶,自古以来没有这样的事。陛下您正打算用古道来治理天下,就应当根除这种现象,来劝勉天下的儒生。”世祖认为他说得对,就任命他为翰林学士,让他巡视各郡县甄选儒生,最终他甄选出的儒生有数千人。有些权贵说他放人太多(失实),皇帝责问他,他回答说:“儒士就像金子,金子的成色有深浅,(因为成色浅)就说它不是金子,(这)是不对的;人的才艺有深浅,(因为才艺浅)就说他们不是儒士,(这)也是不对的。”皇帝听了很高兴,赏赐了他。高智耀又建议说:“国家各项制度刚刚创立,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应当效仿前代,设置御史台来纠察整肃官员。”至元五年(126 8年)设立御史台,就是采用高智耀建议的结果。高智耀升任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
    恰好此时西北藩王派遣使者入朝,奏问:“本朝习俗与汉人不同,现在我们占有了汉人的土地,建都建城,礼仪文化制度为何要遵用汉人的?”皇帝寻求能回访的使者来解答他们的疑问,高智耀拜见,请求出使,皇帝问他所要回答的内容,他一一奏对,皇帝很满意,当天就派遣他出发。高智耀行至上京竟然病逝。世祖为之惊愕悲悼。后来追赠高智耀崇文赞治功臣、金紫光禄大夫、司徒、柱国,追封宁国公,赠谥“文忠”。
8.用典(1分)。夸赞白利将军和秦将白起一样武艺高强,有万夫不当之勇,烘托白利威武的气势(2分)。委婉含蓄,简洁而富有韵味(1分)。
9.借战马驰骋、旌旗飞霜、铁衣生风等雄浑场景(2分),概括地表现唐军不畏艰险、行军迅猛、所向无敌的情形(2分)。反映了作者对友人将在阔大的战场上无往而不利的美好祝愿(2分)。(答“侧面表达了李白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也可给分)。
10.(1)桑之落矣,其黄而陨(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3)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