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B、C (B是借喻,不是借代。C“喧闹和生机”不对,应为“表现了空山春晨的万籁俱寂”。)(答对1项得2分,两项得5分) 15.①侧面描写(或侧面烘托):写月下细浪涟漪层层涌起,空中云朵依稀,侧面烘托月光朗照,月色美好。 ②借景抒情,通过写景营造出清爽明丽的意境,凸显诗人愉悦之情。 ③叠词,“弥弥”“隐隐”表现了水之盛、云之淡,音律和谐,琅琅上口,声声悦耳。 ④对仗,“照野”对“横空”,“弥弥”对“隐隐”,“浅浪”对“层霄”,对仗工整,富于音韵之美。 (每条3分,任选两条作答。) 16.(1)皆若空游无所依(2)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17.D【解析】①一言九鼎:语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说话有份量。此处误以表示守信用。②蹉跎岁月:蹉跎,时间白白过去;形容虚度光阴。此处误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③象牙之塔:原是十九世纪法国文艺批评家圣配韦批评同时代诗人维尼的话;指脱离现实的个人幻想的境界,也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小天地。也作“象牙宝塔”。使用正确。④自出机杼:机杼,本指织布机上的筘,织布时每条经线都要从筘齿间穿过,比喻心思、心意;比喻写文章、古诗的构思和布局别出心裁、独创新意。此处应改为“闭门造车”。⑤山高水长:像山一样高耸,像水一样长流,比喻人的崇高风度或名誉像山和水一样永久流传。⑥纲举目张:抓住事物关键便可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 18.C【解析】A项,语序不当,“把握”“认识”两词颠倒顺序;B项,“目的”“希望”语意重复,应删掉“希望”。搭配不当:“提高……意识”应该为“增强……意识”;D项,句式杂糅,或说“选取了……的道路”,或说“以……为道路”。 19.B【 解析】A项,⑤处前后是递进关系,不能用表并列的“且”;C项,③前后是并列关系,不能用表选择的“或者”;D项,⑥处应用表示来由的“从”,不能用表示朝向的“向”。 20.答案示例: 使人类挣脱了凄凄严寒(使人类走出了漫漫长夜)(1分) 竟能产生巨大的作用(带来多少力量和快乐)(2分) 燃起一堆篝火(2分) 21.高二1班“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的中国”诗歌朗诵会以“庄重节俭、爱国奋进”为宗旨,(2分)班干部负责活动发动、节目编审及采买物品,(2分)团干部负责朗诵会主持、诗歌配乐及场地布置、邀请老师。(2分) 22. 分析本则作文材料,可以从陈志成、景区、媒体、管理部门几个方面来看,从陈志成角度来看,其景区涂鸦的不文明行为,有关公德、国民素质、文明习惯;其道歉,有关知错能改;从景区放弃经济索赔角度来看,有关人生难免犯错、给犯错人一个改过的机会;从媒体角度来看,有关舆论导向、正能量;从管理部门来看,有关制定相关措施,以制度促文明建设等。 立意参考: 1.公德建设刻不容缓; 2.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文明习惯; 3.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4.给犯错人一个机会,给失足者一点希望; 5.重视舆论导向,激发正向能量; 6.加强制度建设,树立文明新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