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武汉市部分学校2016~2017学年度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9-12 11:15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四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阮元,字伯元,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召对,上喜曰:“不意朕八旬外复得一人!”嘉庆四年,署理浙江巡抚,寻实授。海寇扰浙历数年,沿海土匪勾结为患。元征集群议为弭盗之策,造船炮,练陆师,杜接济。五年夏,寇大至,元赴台州督剿,请以定海镇总兵李长庚总统三镇水师,并调粤、闽兵会剿,浙洋渐清。十年,元丁父忧去职,十二年,服阕,授兵部侍郎,复命为浙江巡抚。元两治浙,多惠政,平寇功尤著云。 方督师宁波时,奏请学政刘凤诰代办乡试监临,有联号弊,为言官论劾,遣使鞫实,诏斥徇庇,褫职,予编修,在文颖馆行走。累迁内阁学士,迁工部侍郎,出为漕运总督。 二十二年,调两广总督。先一年,英吉利贡使入京,未成礼而回,遂渐跋扈。元增建大黄滘、大虎山两炮台,分兵驻守。迭疏陈预防夷患,略曰:“英吉利恃强桀骜,性复贪利。宜镇以威,不可尽以德绥。彼之船坚炮利,技长于水短于陆。定例外国货船不许擅入内洋,傥违例禁,即宜随机应变,量加惩创。各国知彼犯我禁,非我轻启衅也。”终元任,兵船不至。道光六年调云贵总督滇盐久敝岁绌课十余万元劾罢蠹吏力杜漏私盐井衰旺不齐调剂抵补逾年课有溢销酌拨边用腾越边外野人时入内地劫掠,而保山等处边民曰傈僳,以垦山射猎为生,可用,乃募僳僳三百户屯种山地,以御野人,即以溢课充费,岁有扩充。野人畏威,渐有降附者。二十九年卒,年八十有六,优诏赐恤,谥文达。
(节选自《清史稿•阮元传》)
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道光六年/调云贵总督/滇盐久敝/岁绌课十余万/元劾罢蠹吏/力杜漏私/
盐井衰旺/不齐调剂抵补/逾年课有溢销/酌拨边用/
B.道光六年/调云贵总督/滇盐久敝/岁绌课十余万影劾罢蠹吏/力杜漏私/
盐井衰旺不齐/调剂抵补/逾年课有溢销/酌拨边用/
  C.道光六年/调云贵总督/滇盐久敝/岁绌课十余万元/劾罢蠹吏/力杜漏私/
盐井衰旺/不齐调剂抵补/逾年课有溢销/酌拨边用/ 
  D.道光六年/调云贵总督/滇盐久敝/岁绌课十余万/元劾罢蠹吏/力杜漏私/
盐井衰旺不齐/调剂抵补/逾年课有溢销/酌拨边用/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署理指某官职出现空缺,由其他人暂时代理,阮元先代理浙江巡抚,后正式担任此职。
  B.服阕指古人服丧三年后除去丧服,文中阮元因丁父忧离职,服丧期满后担任兵部侍郎。
  C.漕运指从水道运输物资,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它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
  D.傈僳指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的傈僳族,大多分布在云南和四川-带,以狩猎、农耕为生。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阮元受皇上召见,回答皇上提出的有关问题;皇上对阮元的应对感到非常满意,他庆幸自己年过八十以后还能得到阮元这样的人才。
B.多年来,海盗和土匪相互勾结,在浙江沿海一带为非作歹,阮元担任浙江巡抚之后,采取有力措施,平定了盗匪之乱。
C.浙江乡试发生了。联号作弊的事件,刘凤诰负责乡试监督工作,因此受到言官的弹劾和皇上的斥责,被撤去职务,只担任编修。
D.阮元调任两广总督后,主张在威势上镇住洋人,他增建炮台,严阵以待,一直到他任期结束,外国的兵船不敢前来挑衅。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元征集群议为弭盗之策,造船炮,练陆师,杜接济。
  (2)先一年,英吉种贡使入京,未成礼商回,遂渐跋扈。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奉寄韦太守陟①
王  维②
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
天高秋日迥,嘹唳闻归鸿。
寒塘映衰草,高馆③落疏桐。
临此岁方晏④,顾景咏悲翁。
故人不可见,寂寞平陵东。
【注】:①韦陟曾任襄阳、吴郡等地太守。②王维写作此诗时,身在边关。
③高馆:驿馆。④岁方宴:一年将尽。 
8.诗作前六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5分)
9.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氓》中“                  ,                ”两句,表现女子嫁到夫家后,多年来过着穷困的生活。
(2)《小石潭记》写柳宗元听到水声“                ”,内心感到喜悦,后来又“                ”, 不能长久停留而离去。   
(3)《赤壁赋》结尾两句“                  ,                ”既照应了开头,又生动地描绘了主客和衣而卧、乐而忘归的场景。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