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鉏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①夹谷。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曰:“诺。”具左右司马。会齐侯夹谷。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景公曰:“诺。”于是旍旄羽袚矛戟剑②拔鼓噪而至。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不去,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优倡侏儒为戏而前。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柰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定公十三年夏,孔子言于定公曰:“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使仲由为季氏宰,将③堕④三都。于是叔孙氏先堕郈。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率费人袭鲁。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费人攻之,弗克,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二子奔齐,遂堕费。将堕成,公敛处父谓孟孙曰:“堕成,齐人必至于北门。且成,孟氏之保鄣,无成是无孟氏也。我将弗堕。”十二月,公围成,弗克。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 【注】①夹谷:地名,春秋时齐地。②拔(fá):大盾。③堕:毁坏;拆毁。④三都:春秋鲁三桓执政,皆建城拟于国都。季孙之费、孟孙之成、叔孙之郈,称三都。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摄相事 B. 必具官以从 C. 为坛位,土阶三等 D. 齐有司趋而进曰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 D. 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 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正面表现孔子在夹谷扬礼节的一组是( ①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②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 ③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 ④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 ⑤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 ⑥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 A. ③④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先从孔子任宰相写起。他任职一年就很有政绩,鲁国各地的官员都纷纷效仿他。于是,他升为司空,后又升为大司寇。 B. 文章写孔子严于礼法之行为使齐景公惧怕而省悟,并以退还原来所占的鲁国之郓、汶阳、龟阴之地的行动来向鲁国赔罪。 C. 定公十三年夏,鲁定公听众孔子的建议,打算拆毁季孙、叔孙、孟孙三家封邑的城墙,在拆毁的过程中,遇到了公山不狃等人的武力阻扰。 D. 公敛处父认为,如果拆了成邑的城墙,那么齐人必将兵临城下,孟氏没有了保障,会处于危险中。于是,他坚决抗命不拆成邑的城墙。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3分) (2)景公心怍,麾而去之。(3分) (3)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9.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两道小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简析颈联中的“分”和“挂”字的妙用。(4分) (2)分析说明“愁倚两三松”一句中包含的诗人的思想感情。(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名篇名句默写(十题任选六题,共6分) (1) (2)岁寒,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4)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5)饭疏食饮水, (6)君子之于天下也, (7)民为贵, (8)居天下之广居, (9)大小多少, (10)民之从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