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25分) (1)命题立意:考查对文本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及语言等方面的分析理解能力。(5分) BD(选B得3分,选D得2分,选E得1分。简析:A项中“一正一反”错;C项“善于经营的精明商人形象”错;E项“两次交易”不妥。 (2)命题立意:考查局部材料在文中的作用。(6分) 参考答案: ①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本德尔售出有瑕疵的钻石而沾沾自喜做铺垫; ③为下文进一步塑造本德尔奸商这一人物形象服务。 (每点2分,其他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3)命题立意: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参考答案: ①精明谨慎。例如验证支票。 ②奸诈欺客。例如把瑕疵钻石当正品卖,还加价四万马克。 ③自作聪明。自以为伎俩得逞不想落入他人圈套。 ④贪财好利。例如为了再次牟取大利到处搜罗钻石。 (每点2分,答出三点就可得6分) (4)命题立意:考查对文本相关问题的探究能力。(8分) 参考答案: 观点一:本德尔是主人公。①作者用语言心理动作神态等手法刻画了一个奸诈小心唯利是图自作聪明的珠宝商形象。②本德尔的心理活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③从他身上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观点二:舒尔曼是主人公。①作者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刻画了一个行骗高手的形象②舒尔曼的第二次出现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引出了本德尔上当的结局③通过舒尔曼更好揭示主题。 (观点2分;理由6分) 注:对于小说主题的理解:聪明反被聪明误,恶人自有恶人磨,这些都是浅层的理解;结合小说题目及内容可知,举世珍品有瑕疵隐喻高贵如人有弱点。本德尔、舒尔曼都具有贪婪欺骗等人性弱点,故二人均揭示主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3分)命题立意:考查正确理解使用成语的能力。 答案与解析:B(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一锤定音,比喻凭某个人的一句话做出最后决定。盖棺论定,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做出结论。①句中对应“酝酿已久” “各界对某些敏感事件纷纷发表意见”,选择“尘埃落定”。 ②句中强调的是内部争论“持续了很长时间”,需要美联储主席耶伦来做出决定,结束争吵,所以用“一锤定音”。③句中是对古人廖化能力如何的最终判定,所以选择“盖棺论定”。) 13.(3分)命题立意: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 答案与解析:A(B不合逻辑,既然“腐败已成为社会的毒瘤”,那么“反腐败的问题”怎么会是“全社会的公民都应深恶痛绝的”呢?C搭配不当, “中国好声音”不能与“更是中国电视历史上真正意义的首次制播分离”搭配。D矛盾,“至少2200名以上”去掉“以上”) 14.(3分)命题立意: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 答案与解析:A 15.(6分)命题立意:考查依境补写句子的能力。 参考答案: ①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 ②固定植株的位置 ③之所以称其为假根 (每句2分) 16.(5分)命题立意: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 参考答案: 昙花——你特意在夜间开放,又在瞬间凋落,是不是向人们昭示:美丽常常是短暂的,惟其短暂才更可贵? 梅花——你面对满天飞雪,凌寒盛开,暗香飘溢,是不是在告诉人们:不要畏惧冬天,春天就要到来了? 五.作文(60分) 17. 命题立意: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立意角度参考: 1.坚持做自己,不可盲从。 桌子本来有四足,可是它心里却忐忑上下,听了鼎的话以后便不加思考,盲目听信,没有坚持自己的个性,而导致失败。这种情况,在社会生活中比比皆是,所以在人生中,最可贵的是真正的自己,不要盲目听从别人意见。 2.人要有自信。桌子与鼎本来各有优势,各有各的不足,但桌子听了鼎的话以后,没有想到自己的优势,反而怀疑自己,于是像鼎那样,将足锯掉一个,变成三个,可是这样一来失去了自我,焉能不败?由此可见,人要有自信。 3.要慎言慎行。鼎自认为自己的三足比桌子的四足有优势,盲目指点。桌子与鼎是不一样的,但鼎一看到桌子的样子,就不顾别人的实际情况,认为自己比桌子高明,于是乱提意见,导致桌子失败的结局。从这个角度来分析,鼎对于桌子的失败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在生活中,应慎言慎行。 4.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要正确地学习借鉴他人)。当材料中的桌子听到鼎的话语后,根本不思考就付诸行动,这是没有正确对待别人意见的表现。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听到别人的话就对自身加 以改变,而不考虑到自己的实际 情况,结果导致失败。 其他论点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