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华中名校2016年高考押题金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5-27 16:34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小题。
危素,字太仆,金溪人,唐抚州刺史全讽之后。少通《五经》,游吴澄、范梈门。至正元年用大臣荐授经筵检讨。修宋、辽、金三史及注《尔雅》成,赐金及宫人,不受。由国子助教迁翰林编修。纂后妃等传,事逸无据,素买饧饼馈宦寺,叩之得实,乃笔诸书,卒为全史。迁太常博士、兵部员外郎、监察御史、工部侍郎,转大司农丞、礼部尚书。
时乱将亟,素每抗论得失。十八年参中书省事,请专任平章定住总西方兵,毋迎帝师误军事,用普颜不花为参政,经略江南,立兵农宣抚使司以安畿内,任贤守令以抚流窜之民。且曰:“今日之事,宜卧薪尝胆,力图中兴。”寻进御史台治书侍御史。二十年拜参知政事,俄除翰林学士承旨,出为岭北行省左丞。言事不报,弃官居房山。
素为人侃直,数有建白,敢任事。上都宫殿火,敕重建大安、睿思二阁,素谏止之。请亲祀南郊,筑北郊,以斥合祭之失。因进讲陈民间疾苦,诏为发钱粟振河南、永平民。淮南兵乱,素往廉问,假便宜发楮币,振维扬、京口饥。
居房山者四年明师将抵燕淮王帖木儿不花监国起为承旨如故素甫至而师入乃趋所居报恩寺入井。寺僧大梓力挽起之,曰:“国史非公莫知。公死,是死国史也。”素遂止。兵迫史库,往告镇抚吴勉辈出之,《元实录》得无失。
洪武二年授翰林侍讲学士,数访以元兴亡之故,且诏撰《皇陵碑》文,皆称旨。顷之,坐失朝,被劾罢。居一岁,复故官,兼弘文馆学士,赐小库,免朝谒。尝偕诸学士赐宴,屡遣内官劝之酒,御制诗一章,以示恩宠,命各以诗进,素诗最后成,帝独览而善之曰:“素老成,有先忧之意。”时素已七十余矣。御史王著等论素亡国之臣,不宜列侍从,诏谪居和州,守余阙庙,岁余卒。
先是,至元间,西僧嗣古妙高欲毁宋会稽诸陵。夏人杨辇真珈为江南总摄,悉掘徽宗以下诸陵,攫取金宝,裒帝后遗骨,瘗于杭之故宫,筑浮屠其上,名曰镇南,以示厌胜,又截理宗颅骨为饮器。真珈败,其资皆籍于官,颅骨亦入宣政院,以赐所谓帝师者。素在翰林时,宴见,备言始末。帝叹息良久,命北平守将购得颅骨于西僧汝纳所,谕有司厝于高坐寺西北。其明年,绍兴以永穆陵图来献,遂敕葬故陵,实自素发之云。
(选自《明史·卷二百八十五·列传第一百七十三》)
4.下列各项中,对文中画波浪线昀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居房山者/四年明师将抵燕/淮王帖木儿不花监国起为承旨/如故素甫至/而师人/乃趋所居报恩寺入井/
B.居房山者四年/明师将抵燕/淮王帖木儿不花监国起/为承旨如故/素甫至/而师人/乃趋所居报恩寺人井/
C.居房山者四年/明师将抵燕/淮王帖木儿不花监国/起为承旨如故/素甫至而师入/乃趋所居报恩寺/入井/
D.居房山者/四年明师将抵燕/淮王帖木儿不花监国/起为承旨如故/素甫至而师/人乃趋所居/报恩寺人井/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五经》,指的是五部儒家经典,即《诗》《书》《礼》《易》《春秋》,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五经”。
B.除,任命,授职。古代表示官职任命的词语还有拜、举、封,表示官职提升的词有擢、拔,表示官职降低的有谪、迁。
C.上都,元朝的都城之一,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而元朝的另一个都城“大都”,位于今北京市。
D.学士,在古代不是指学位而是一个官名,因所属的机关不同,职权也有不同;在不同的朝代,地位也有所区别。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危素是唐代抚州刺史全讽的后代。年轻时,曾在吴澄、范椁门下学习过。元朝至正元年,曾任经筵检讨,负责主编宋、辽、金三部历史,并注释《尔雅》。
B.洪武年间,朱元璋很恩宠危素,赐宴时,只赞赏他一个人的诗,这引起了御史王著等人的嫉妒,他们屡进谗言,说危素是亡国之臣,不应被重用。
C.朱元璋率兵打到河北,危素感到国破家亡,跳井自杀,但被报恩寺僧人大梓和尚捞了起来。因为危素设法保存了史库,《元实录》才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
D.危素虽然官居高位,但上都宫殿失火,顺帝下令重建,危素苦谏,报以民间疾苦,不宜大兴土木,于是国家发钱粮赈济灾民。后来,他干脆辞官不做,住在河北房山的报恩寺。
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纂后妃等传,事逸无据,素买饧饼馈宦寺,叩之得实,乃笔诸书,卒为全史。(5分)
(2)洪武二年授翰林侍讲学士,数访以元兴亡之故,且诏撰《皇陵碑》文,皆称旨。(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8~9题。
别范安成
(南朝·宋)沈 约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勿吉一樽酒,明日难重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答柳恽
(南朝·宋)吴  均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8.两首诗所抒发的感情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5分)
9.两首诗共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请按要求补写m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韩愈在《师说》中也以“            ,            ”两句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2)苏轼《赤壁赋》中的“            ,            ”两句从听者感受的角度,侧面表现了洞箫声的悲凉。
(3)《论语》中,孔子认为不论见到贤人还是不贤之人,都可以从中有所得,他说“            ,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