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山东省烟台市2016年高考适应性练习(一)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6)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5-11 09:33
2016烟台二模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15分,每小题3分)
1.A(“不可明状”应为“不可名状”。)
2.D(搭:把柔软的东西放在可以支架的东西上。蒙:遮盖。消释:消融,溶化;疑虑、嫌怨、痛苦等消除,解除。消失:人或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不复存在。固守:坚决地守卫;主观固执地遵循。恪守:严格遵守。)
3.A
4.C(青云直上: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如坐针毡:像坐在有针的毡子上一样,形容心神不宁。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闪烁其词:形容说话吞吞吐吐。)
5.D(A语序不当,将“首批”移到“全国”的后面。B结构混乱,可将最后一句改为“被第88届奥斯卡组委会授予最佳男主角奖”。C搭配不当,可将“满足”改为“解决”。)
二、(9分,每小题3分)
6.A(应为“用习惯改变人格”。)
7.B(“人在社会中的等级差别也就随之消除了”说法绝对。)
8.C(“意味着礼学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理学从此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错误。)
三、(12分,每小题3分)
9.A(作:出现,兴起。)
10.C(句中语气词,表商量或希望,还是。A①连词,表修饰;②连词,表顺承。B①介词,在;②介词,表被动。D①副词,却,竟然;②副词,于是。)
11.C
12.B(“王叔武表示赞同,并对此作了进一步阐释”与文意不符。)
四、(24分)
13.(10分)
⑴(5分)如今在道路上击鼓在巷子里唱歌(或:在道路上、巷子里击鼓唱歌),劳累时吟诵安乐时吟唱(或:劳累和安乐时吟唱),一人唱歌众人应和的,这(或:它)是真正的诗,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风”。(重点注意“鼓”“讴”“康”“和”“斯之谓”的翻译。)
⑵(5分)古时候各地有不同的歌谣,根据(或:就着)当地的风俗而形成曲调。如今的风俗已经受胡人(的影响),这样他们的曲调怎么能没有胡地的风格呢?(重点注意“风”“即”“历”“乌得”的翻译和句子的通顺。)
14.(8分)⑴(4分)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思念丈夫的女子形象。(1分)春日与丈夫分别后,女子因思念彻夜难眠,秀发如蓬草般凌乱,思念之情难以排遣;(2分)希望丈夫能在秋日回来团聚,勿使自己如烟尘中的黄菊般孤单凄凉。(1分)
⑵(4分)综合运用拟人、夸张手法。(1分)芳草带愁,莺鸟啼恨,赋予二者以人的情感,将抽象的离愁别恨表现得具体可感;(1分)“千山”“万里”凸显了范围之广和距离之远,(1分)写出了离愁别绪的悠远深长和思念之情的缠绵不尽。(1分)
15.(6分)⑴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⑵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⑶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每空1分,有错该句即不得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