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安徽省芜湖市马鞍山市2016届高三5月联考(模拟)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5-06 16:35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傅尧俞,字钦之。十岁能为文,及登第,犹未冠。石介每过之,尧俞未尝不在,介曰:“君少年决科,不以游戏为娱,何也?”尧俞曰:“性不喜嚣杂,非有他尔。”介叹息奇之。
时英宗初躬庶政,犹谦让任大臣,尧俞言:“大臣之言是,陛下偶以为然而行之可也;审其非矣,从而徇之,则人主之柄安在?愿君臣之际,是是非非,毋相面从。总览众议,无所适莫,则威柄归陛下矣。”尝因论事,英宗曰:“卿何不言蔡襄?”对曰:“若襄有罪,何不自正典刑,安用臣言?”英宗曰:“欲使台谏言,以公议出之。”对曰:“若付之公议,臣但见襄办山陵事有功,不见其罪。臣身为谏官,使臣受旨言事,臣不敢。”
神宗即位,徙知庐州。熙宁三年,至京师。王安石素与之善,方行新法,谓之曰:“举朝纷纷,俟君来久矣,将以待制、谏院处君。”尧俞曰:“新法世以为不便,诚如是,当极论之。”安石愠之。
哲宗立,自知明州召为秘书少监兼侍讲,擢给事中、吏部侍郎、御史中丞。奏言:“人才有能有不能,如使臣补阙拾遗以辅盛德,明善正失以平庶政,举直措枉以正大臣,臣虽不才,敢不尽力。若使窥人阴私,抉人细故,则非臣所能,亦非臣之志也。”御史张舜民以言事罢诏尧俞更举御史尧俞封还诏书请留舜民不听即以尧俞为吏部侍郎尧俞不可遂以龙图阁待制知陈州
尧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设城府,人自不忍欺。论事君前,略无回隐,退与人言,不复有矜异色。初,自谏官补郡,众疑法令有未安者,必有所不从,尧俞一切遵之,曰:“君子素其位而行,谏官有言责也,为郡知守法而已。”徐前守侵用公钱,尧俞至,为偿之,未足而去。后守移文尧俞使偿,久之,考实非尧俞所用,卒不辩。司马光尝谓河南邵雍曰:“清、直、勇之德,人所难兼,吾于钦之见焉。”雍曰:“钦之清而不耀,直而不激,勇而能温,是为难尔。”
(节选自《宋史·傅尧俞传》)
4.下列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英宗初躬庶政            庶政:各种政务。
B.审其非矣,从而徇之        审:确定,确认。
C.若使窥人阴私,抉人细故    抉:揭发,指摘。
D.退与人言,不复有矜异色    矜异:矜持,庄重。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御史张舜民以言事罢诏尧俞/更举御史/尧俞封还诏书请留/舜民不听/即以尧俞为吏部侍郎/尧俞不可/遂以龙图阁待制知陈州/
B.御史张舜民以言事罢/诏尧俞更举御史/尧俞封还诏书请留/舜民不听/即以尧俞为吏部侍郎/尧俞不可遂/以龙图阁待制知陈州/
C.御史张舜民以言事罢诏尧俞/更举御史/尧俞封还诏书/请留舜民/不听/即以尧俞为吏部侍郎/尧俞不可遂/以龙图阁待制知陈州/
D.御史张舜民以言事罢/诏尧俞更举御史/尧俞封还诏书/请留舜民/不听/即以尧俞为吏部侍郎/尧俞不可/遂以龙图阁待制知陈州/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傅尧俞聪明早慧,一心向学。他不到二十岁就参加科举考试,顺利登第,少年得志,依然刻苦自励,静心读书,深受名士石介的赏识。
    B.傅尧俞刚正不阿,敢于直谏。他规劝英宗妥善处理好君臣之间的关系,树立作为人主的权威,要秉公执法,不能私自授意谏官进言。
    C.傅尧俞胸无城府.不徇私情。老朋友王安石提出只要他主持推行新法,就立即给予高官厚禄,但他不念及旧情,不为所动,严词拒绝。
    D.傅尧俞忠厚庄重,清正廉直。他为官恪尽职守,不因个人进退得失而影响公务,还自己代前守偿还公款,即使被误解,也不自我辩白。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付之公议,臣但见襄办山陵事有功,不见其罪。
   (2)君子素其位而行,谏官有言责也,为郡知守法而已。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一剪悔·中秋无月
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8.上阕景物描写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5分)
9.全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自己才能出众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
(2)李贺《雁门太守行》中,描写将士们出其不意袭击敌人,于苦寒中不惮危难的诗句是:“                    ”。
(3)苏轼《赤壁赋》中“                     ”从不变的角度,阐述了人与万物的关系。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