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浙江省五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5)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5-06 09:28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7分)
长安晚秋  赵嘏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①鲈鱼正美:西晋张翰,因秋风起,想念故乡的莼菜羹鲈鱼脍的美味,便弃官回家。
21.  颔联的景物描写很有特色,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3分)
22. “紫菊”和“红莲”对表现诗人的情感起到什么作用?(4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
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                                              (《荀子·强国》)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荀子·礼论》)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故日月不高,则光辉不赫;水火不积,则晖润不博;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矣。     (《荀子·天论》)
23.根据上述文字,阐释荀子所说的“礼”的内涵。(2分)
24.后两则论述中,荀子对统治者提出了哪些要求,这些在今天有何借鉴意义,说说你的看法(3分) 
(四)古诗文默写
2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    ,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    ▲     。(庄子《逍遥游》)
(2)   ▲   ,斜光到晓穿朱户。     ▲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3)望长安于日下,    ▲   。地势极而南溟深,    ▲     。 (王勃《滕王阁并序》)
(4)天之于物,     ▲    ,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   ▲     。(欧阳修《秋声赋》)
(5)莫唱当年长恨歌,      ▲        ▲    ,泪比长生殿上多。(袁枚《马嵬》)
四、作文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个操场上,有人正进行万米长跑,有人正在拼百米冲刺,也有人绕着跑道一圈圈慢慢散步。那跑1万米的看见百米冲刺的人满面通红,肌肉紧绷,心里会“颤抖”吗?不会,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终点在哪里,考验在后面等着自己呢。那悠闲散步的,看见跑万米的人气喘吁吁地追过来,会内心紧张,担心被“追上”“淘汰”吗?也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就是来散步的。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
   【注意】①明确观点,自拟题目。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