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及解析 一、(9分) 1. 【解析】强加因果关系。涉及原文两句话,前句讲最感动人的文艺的特点,后句讲伟大作者创作的特点,它们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 2. 【解析】(本项有两个错误,一是“在实际生活方面不免把自己和邻人隔开”是沉浸于文艺的“失”而不是得,二是前后分句不存在因果关系) 3.C 【解析】误解了原句意。最后一段首句说“一般人常以为只有科学的训练才可以养成冷静的客观的头脑”,一般人认为科学的训练是养成冷静的客观的头脑的唯一途径,并不是“只通过科学的训练养成”。 二、(36分) (一)(19分) 4.D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侯景乞求朝廷割江右四州安置部下,朝廷下令同意,于是在城西订立盟约。侯景又请求派人召宣城王出城相送。傅歧坚持认为宣城王肩负着继承帝位的重大责任,不应该答应他。于是派遣石城公用隆重盛大的礼节送他。其他选项错在两个地方,一是“求遣召”是盟约后的另一件事,要断后。二是“固执”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主语是傅歧,必须断在一起。 5.B 【解析】年号可以任意改,只要皇帝想改就可以改,古代因发生天灾或有重大喜庆之事常改年号,称“改元”。如汉武帝共用过11个年号,唐高宗14个,武则天13个。 6. C 【解析】“最终说服了皇帝”错误。“帝遂从之”是听从了朱异等人的议和主张。 7.(10分) 【解析】 (1)郡府于是把案子移交始新县审理,傅歧就让人解开那人的刑具,用平和的话语审问他,那人就自首服罪了。(大意对给2分;“狱”“械”“首服”译对各1分) (2)倘若用贞阳侯交换侯景,侯景就会心意不安,必定图谋生祸叛乱。如果答应两国互通友好,正好中了魏国的奸计。(大意对给1分;“当” “意”“通好”“政”译对各1分,“政”通假,在选修教材《〈陶庵梦忆〉序》学过。) 【参考译文】 傅歧是建威将军傅琰的孙子,在梁做官,兼任尚书金部郎。因母亲去世辞去官职,为母亲守丧极尽礼仪,服丧结束后因忧伤成疾被闲置了很久,(后来)才被授予县始新令的官职。 有个人在与他人斗殴中被打死,死者家属把状子告到郡府,郡守把他家的仇人收押在案,严刑拷打办法用尽,(但那人)始终不认罪。郡府于是把案子移交始新县(审理)。傅歧就让人解开那人的刑具,用平和的话语审问他,那人就立即认罪了。依法处死(让他)为死者偿命,适逢冬至节到,傅歧就放他回家。管理监狱的官吏坚决地制止说:“古代有这样做的,今天不能这么做。”傅歧说:“如果他违背信约,我这个当县令的甘愿因此获罪。”那人最终按期返回。太守深为傅歧出众的胆识而惊叹,当即将傅歧审理这件案子的情况向上报告。傅歧后来(任职期满)离开始新县,全县的人无论老少都来拜送他出境,号哭之声传到数十里之外。 (傅歧)来到京城,朝廷授予他廷尉正的职务,在宫廷中兼任中书通事舍人,多次升迁后担任安西中记室,像原先那样仍然兼任中书通事舍人。傅歧相貌举止优雅大方,涉猎广博善于应对。大同年间梁国与魏国和亲,魏国的使者一年之中两次出使梁国,梁国常派遣傅歧接待应对魏国的使者。太清元年,多次升迁后担任太仆,司农卿,舍人之职像原先那样不变。傅歧在禁省十多年,掌管机要大事,地位仅次于朱异。 这年冬,贞阳侯萧明讨伐彭城,兵败,被囚禁在魏国。太清三年,萧明派人回梁国,说魏国愿意与梁国互通友好(想以此让梁国将叛臣侯景交还魏国),朝廷下令让有司及近臣商议做出定论。左卫朱异说:“(这样)边境将能够得以安静太平,对我们的事情是有利的。”参与商议的人都认为他说得对。傅歧却说:“魏国在刚刚得志之后,为什么要讲和?必定是设下离间之计,故意让贞阳侯派使者来与我们议和,这样就使侯景(对我们)产生怀疑,倘若用贞阳侯交换侯景,侯景就会心意不安,必定图谋生祸叛乱。如果答应两国互通友好,正好中了魏国的奸计。况且去年贞阳侯萧明兵败彭城,(梁国)在涡阳新近又战败撤退,现在我方接受对方的和约,更加显示我国的衰弱。(因此)讲和不能答应。”朱异等人坚持己见,皇帝就依从了他们。等到派使者前去议和,侯景果然有了疑心,于是率军反叛,入侵梁国都城,请求朝廷诛杀朱异。二月,侯景向朝廷上表,要求划割江右四州安置部下,(若能满足要求)就解除对京城的包围,回到原驻地。朝廷下令同意,于是在城西(与侯景)订立盟约。侯景又请求派人召宣城王出城相送。傅歧坚持认为宣城王肩负着继承帝位的重大责任,不应该答应他。于是派遣石城公用隆重盛大的礼节送他。等到和侯景订完盟约,城中的文武大臣欢喜雀跃,希望就此解围。只有傅歧对众人说:“贼率兵叛逆,难道有求和的道理吗?”等到侯景背叛盟约,没有人不感叹佩服傅歧的。不久有诏书下达,因为傅歧勤勉辛劳,封为南丰县侯。傅歧坚决推辞不肯接受。(后来侯景攻城)京城内城失守,傅歧带病突出包围,死在家里。 (二)(11分) 8.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流水流出等画面(4分,各1分)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2分) 9.实写山花随流水流出的景象;(1分)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2分)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2分) (三)(6分) 10.(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凡有错、别、漏、倒字的均不得分。注意通假字“要”和易错点“见此屋” “幽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