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选D项给3分,选B项给2分,选E项给1分。(A项“夸张”说法错了,小说没有任何夸张成分。C项“反讽手法”和“似乎在暗暗地告诫我们做事时不能太过勤快”都是错误的。 E项“经济上的拮据”一说是小说中没有的,小说只是说到“七千!我可怎么帮得了她!”,凭此读者不能得出“拮据”的结论。) (2)①给故事情节带来波澜;②有助于故事主人公小宋性格的转换,突出其坚强乐观的一面;③给故事的结尾带来一点亮色。(每点2分,意思基本一致即可) (3)①勤快,吃苦耐劳,节俭。从给雇主干活和余钱买房、装修中可以看出。 ②善良,体贴他人。“我”让她初二、初五都不必来,可是她还是赶来干活。 ③勇于承担责任。牙套事件发生后,没有丝毫推卸责任的表示,而是想着赔偿。 ④快乐、坚强,乐观。牙套事件发生,一番发泄式大哭之后,面对一块牡丹图案的方巾破涕为笑,眼里“漾出了坚强的光芒”。(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意思基本一致即可) (4)第一问: ①美容牙套是小说情节转折的关键,推动情节发展,将故事推向高潮; ②美容牙套丢失事件,突出了主人公坚强的性格特征; ③美容牙套丢失事件突出了主题,既表达了我对底层普通人的同情,又突出了底层劳动者坚强乐观的精神。(4分,答出一点1分,两点2分,三点4分) 第二问:能从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探究即可,具体答案略。(4分,酌情给分) 12.(1)选D项给3分,选E项给2分,选C项给1分。(A错在时间上。“学习古文”是在十二岁以 (2)内涵:①思念大陆而又担心不能回到大陆的愁思。“乡”不仅仅指故乡,而是指大陆。(2分)②对传统文化的依恋。余光中所向往的中国传统文化意义中的中国,是唐诗中洋溢着“菊香与兰香”的中国。(2分)影响:《乡愁》成了余光中的“名片”,余光中被称为“乡愁诗人”。 (3)①从另一个侧面突显余光中的人格魅力,余光中除了著作数量惊人而让人感动,与相濡以沫将近六十年的妻子感情深厚,也同样令人感动。 ②表现出余光中作为平凡人的一面,使形象更加丰满,真实亲切。看到妻子和女儿购物时看来看去都不能决定要不要买的时候,余光中也会和其他男眷一样不耐烦,手足无措。 ③表现出余光中取得成就的另一个要素,丰富文章内容和主题意蕴。对妻子的爱激发出余光中不少创作灵感。(6分)(每答出一点给2分。) (4)余光中的“逍遥”指的是“不担心”“放下”。 ①余光中在创作中摆脱了束缚,写作的题材全凭缘分。(2分) ②余光中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早已不再质问“我是谁”的问题,而是报以淡淡的微笑。(2分) ③余光中淡然面对痛苦,如把看牙医这样痛苦的事情写成了一首诗。(2分) ④不在乎荣辱之争,用幽默对待李敖的挑衅,李敖似乎一直在逗余光中和他对骂,但余光中就是不理他,幽默对待此事。(2分) 13.C(解析:游刃有余主要是从工作的实际经验多来阐述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心应手主要是从内心的想法和行为的配合方面来阐述解决问题的能力;应付自如是从处理事情的态度方面来阐述解决问题的能力。) 14.C(A语序不当, 彰他们”。D 15.A 16.①并非两个截然分离的概念(1分)②它在时空错杂里寻找精神对应点(2分) ③文化是经心理体验的文化(2分) 17.标志的图形部分由下面的萌芽(树叶)和上面的书本组成。(2分)下面的图形犹如茁壮成长的萌芽,象征教育局以培养青少年学生成才为使命。(2分)上面的图形犹如正待翻阅的书籍,又如舒展飞翔的翅膀,代表教育工作者努力耕耘,助青少年腾飞。(2分) 作文 18.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