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4月)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7)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4-19 19:03
12、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了大别山中的四座峰的秀美的风景和独特的风貌,表达了作者无限向往之情。(4分)
13、(1)禅宗既包含了印度文化,又包含了中国本土文化,值得研究。(2分)
(2)无论是从世俗看还是从佛教看,五祖寺都有非凡的意义。(2分)
14、刘备请诸葛亮和弘忍看中慧能都是敢打破常规、独具慧眼识别人才的典型,具有历史意义又对现实具有启发意义,丰富了文章的内涵;(4分)引出下文对五祖寺的赞美,为下文的议论作了铺垫。(2分)
15、不能删去,①文末两段内容深化了文章主题,导游小姐和一个年轻人的对话充满禅意,给人启示,收到了言有尽意无穷的效果,(3分)②文末两段写作者游五祖寺时看到的菩提树,回到现实,照应标题,使全文结构完整、严谨。(3分)
16. ①苏轼最早在诗文中表达出那种人生空漠感和厌倦感。②苏轼在美学上追求一种质朴平淡的美,他发现陶渊明的美与真谛,并将之抬高到极高的境地,使陶诗自此以后备受关注,广为流传。③苏轼的美学理想和审美情趣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浪漫主义思潮具有重要的先驱作用。(每点2分)
17. ①首先提出自己的看法: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不是谨守儒家思想,而是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比前人更深刻的人生空漠之感;②接着进一步阐述苏东坡的人生空漠之感比任何前人都要更深刻、更沉重的原因;③最后得出结论: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将人生空漠之感充分透露出来。(每点2分)
18. ①苏轼在美学上的追求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了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②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③古今诗人中,只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诗句契合了苏轼所追求的质朴平淡的审美趣味和退避社会的人生理想。(每点2分)
19.【写作提示】这是我国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晚年的一句名言,也是他数十年来的人生感悟。其实,希望人人都称赞自己“好”又何尝不是我们大多数人心中的愿望呢?也正因如此,所以每每遇到别人责难、朋友批评、亲人抱怨,我们要么妄自菲薄、要么抵触反感。这就妨碍了我们对自我的正确认知,也阻碍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所以,通过季先生的这句话,我们应该明白,无论在工作、生活还是学习中,我们只要做出了努力、懂得付出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对他人的指责非难淡然处之。

附加题)参考答案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
20.及优旃之讽漆城/优孟之谏葬马/并谲辞饰说/抑止昏暴/是以子长编史/以其辞虽倾回/意归义正也。
21.《滑稽列传》。
22.他们的言辞虽然颠倒迂回(微妙含蓄),而用意却都归于正当的义理(起到了讽谏的作用)。
参考译文
“谐”字之所以由“言”和“皆”两字组成,就是因为所说的言辞浅显通俗,大家听了都喜悦发笑。从前齐威王喜好酣乐饮酒,淳于髡就专门给他说甘酒的事来讽谏他;楚襄王爱好欢宴集会,宋玉便作了《登徒子好色赋》来讽谏他。他们的意图都在于通过微妙含蓄的话来讽谏,颇有可取之处。到秦国的优旃谏止秦二世油漆城墙,楚国的优孟谏阻楚庄王厚葬爱马,同样都是用含蓄的言辞讽喻,阻止帝王昏庸残暴的行为。司马迁编入《史记》,就是因为他们的言辞虽然颠倒迂回,而用意却都归于正当的义理。但是谐辞这类东西本身就不雅正,所以它的流传就容易发生弊病。于是西汉的东方朔、枚皋这类文人只能吃糟食,喝淡酒,随波逐流,投人所好,对帝王的缺点和错误没有什么匡救纠正的作用,而只是说些诋毁谩辱不庄重、供人狎戏玩弄的话,所以他们自己也说,“所作的赋,是属于玩乐取笑一类的东西,以致被别人看成倡优戏子一样”,自己也后悔。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5分)BE(B项“都没能阻止住工人罢工”错;E项“邢夫人虽心有不愿”错,“承顺贾赦以自保,次则婪取财货为自得”是王熙凤对邢夫人的评价。)
24. (1)《短歌行》。(1分)黄盖诈降于曹操;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月明之夜曹操高兴至极,在战船上置酒赋诗;赋诗后刘馥认为不吉,被曹操刺死。(4分)
(2) 她的父亲是个守财奴,只认金钱不顾亲情;她的母亲在饱受惊吓后去世了;她爱上堂弟,但堂弟是个花花公子,为了追求金钱背弃了她;围绕在她周围、向她献殷勤的,都不是出于对她的关心,而是冲着她的钱。(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四点5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25.①充满阳光和温暖。②警句名言俯拾皆是。③语言畅达、明白。(一点1分,两点2分,三点4分;意思对即可)
26.①作品本身有缺陷。②作家迎合读者。③批评家个人的偏见。(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意思对即可)
27.①批评要有底线。②要从社会实际出发,深入探讨作品受欢迎的原因。③要深入思考作品受欢迎的利弊。④要有正确(成熟)的心态。(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