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II(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 谐之言皆也,辞浅会俗,皆悦笑也。昔齐威酣乐,而淳于髡说甘酒;楚襄宴集,而宋玉赋好色:意在微讽,有足观者。及优旃之讽漆城优孟之谏葬马并谲辞饰说抑止昏暴是以子长编史以其辞虽倾回意归义正也。但本体不雅,其流易弊。于是东方、枚皋,糟啜醨,无所匡正,而诋嫚媟弄,故其自称“为赋,乃亦俳也,见视如倡”,亦有悔矣。 (节选自刘勰《文心雕龙·谐隐》) 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21.文中的“子长编史”是指《史记》中的哪一篇?(2分) 22.作者认为司马迁将“谐者”编入《史记》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明天》是鲁迅着力反映妇女悲惨命运的小说之一,作品通过寡妇单四嫂子痛失独子的描写,充分表现了旧中国妇女备受歧视、孤立无助的处境。 B.《子夜》中,吴荪甫为转嫁公债损失,更加残酷地剥削工人,主张用武力解决罢工问题,而屠维岳则采用软硬兼施的办法,但都没能阻止住工人罢工。 C.《老人与海》中,作者巧妙运用内心独白的手法,将第一人称“我”和第二人称“你”交错使用,增强了作品感染读者、让读者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D.《边城》的结尾,作者留给读者较大的想像空间,它似乎既给人一种希望,又让人抹不去那一丝幻灭感。作者在表现湘西真善美的理想之外,也流露出命运无常的叹息。 E.《红楼梦》中,贾赦看上鸳鸯想娶她为小妾,让邢夫人探她心意,邢夫人虽心有不愿,但依然叫来鸳鸯的哥哥嫂嫂相逼,贾母责备邢夫人“承顺贾赦以自保,次则婪取财货为自得”。 24.简答题(10分) (1) 《三国演义》“宴长江曹操赋诗”一章中曹操所赋之诗的名字是什么?请概述赋诗前后的相关情节。(5分) (2) 简述《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拥有大量钱财但并不感到幸福的原因。(5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5~27题。 尽管汪国真先生被评论界批评为浅薄,认为他的诗歌港台化、《读者》味,是一种精神幻觉,避开了对于残酷现实的正视,但青少年不看文学评论,就认同汪国真。汪国真诗中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抒写,充满了阳光和温暖,这对当代的高中生,以及大一、大二的学生是有意义的。他的诗歌里有俯拾皆是的警句名言,比如“要嫁就嫁给成功,要输就输给追求”“过错,是短暂的遗憾;错过,是永远的遗憾”,对青春少年来说,有一种很给力的鼓舞。高中生面临高考,大学生面临新的环境,那种赞美友情的美好就显得特别温暖,而这样的赞美当下很少。批评家注意到了汪国真诗作的受欢迎程度,但他们认为这是汪诗迎合了大众文化扁平化、快餐化的即时消费心理,让读者本已懒惰的心理更加懒惰。我们的文学需要批评家,有真知灼见的尤其珍贵,但批评要有底线。汪国真的诗作,是在朦胧诗之后,是对朦胧诗的反驳。它畅达,通晓,明白,一点儿也不晦涩,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符合当下青少年的接受心理。如果注意到与汪国真成名同期的琼瑶热、席慕容热以及梁凤仪热,我们就不能简单地从个人好恶、价值观念出发,让批评横扫一切,而要从社会背景出发,思考利弊,否则儿童式的直觉并不代表真,而是幼稚。有人说中国社会里,诗歌逐步被边缘化,但实际上中国诗歌一直在现场,只是你看不上这样的现场罢了。 (选自王久辛《汪国真作品代表了中国诗歌的底线》,有删改) 25.文中青少年认同的汪国真诗作有哪些特征?(4分) 26.批评家批评汪诗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5分) 27.从这段文字看,作者期待什么样的批评家?(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