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天津一中2015-2016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6)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4-14 16:53
四月月考语文答案部分
    一、基础知识
    1、D(A项第二三组相同,B项第二组相同,C项第三组相同)
    2、A(B汇——会;C慨——概;D蔽——敝)
    3、D。演化:指生态的群落或自然群落的逐渐进化;演绎:从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的推理;从一些假设的命题出发,运用逻辑的规则,导出另一命题的过程。根据对象选“演化”。宽厚:①宽容厚道②深沉浑厚③宽阔厚实;宽广:面积或范围广大的。从后面的“音域”看选“宽广”。平分秋色:形容二者一样出色,分不出高下;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价值。比喻各有优点,各有所长。从语境看选“平分秋色”。
    4、C (A项不符合逻辑,“甚至”前后内容互换位置B项成分残缺,应为50万朵花。D项主客体颠倒)
    5、B(A. 句末句号应移到引号外。C. 《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应改为“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 。D. 冒号管不到最后,分号改句号。)
    二、科技文阅读
    6、D(原文中交代“往往白天是课堂,晚上就成了读书的地方”。)
    7、C(范围的扩大,“一直存在”在原文找不到依据。)
    8、A(B少了“常常”;C是有些人的观点,作者并不这么看;D“必然趋势”判断武断。)
    三、
    9.D   
    10、B,均为介绍涉及的对象,介词,替。
    11.B①写汲黯无为而治、不拘泥于法令条文 ④写汲黯担任职务做官,才能未必能超越常人,故排除后答案选B。
    12.C。C “在皇上眼里,他比大将军卫青、丞相公孙弘都重要得多”错。原文只是说皇上敬重他,并没有说他比大将军卫青、丞相公孙弘都重要得多,故答案选C。
    13.(1)汲黯的愚笨刚直也太过分了!(“戆”字和倒装句式各1分)
    (2)以大将军的身份,有向他行揖礼而不拜的宾客,(这样能降贵礼士,)声望怎么会反而不加重呢!( “揖客”1分,整句语意通顺2分)
    (3)凡是主上所不喜欢的,他就跟着毁谤;凡是主上所喜欢的,他就跟着称赞。( “主意”“毁”“誉”各1分,整句语意通顺1分)
    【参考译文】
    东海太守濮阳县人汲黯担任主爵都尉。当初,汲黯担任谒者,因他为人威严而被大家敬畏。他在东海郡时,整肃官吏,治理百姓,喜好清静无为,谨慎地选择郡丞和各曹掾史,然后放手任用,他只关注大事,不苛求细枝末节。汲黯身体多病,躺在内室中不出门;过了一年多,东海郡治理得很好,百姓交口称赞汲黯。武帝听到了,召汲黯入朝,担任主爵都尉,地位与九卿相同。他处理政务,主张清静无为,从大的方向引导,不拘泥法令条文。
    汲黯为人,性情倨傲,缺少礼数,当面使人难堪,不能容忍别人的过失。当时武帝正招揽文学之士和儒家学者,武帝说:“我想要怎样怎样。”汲黯应声回答说:“陛下心中藏着许多欲望,而表面上却做出施行仁义的样子,怎么可能效法唐尧虞舜那样的治绩呢!”武帝沉默不语,接着勃然大怒,脸色很难看地宣布结束朝会,公卿大臣都替汲黯担忧。武帝退朝回到内宫,对左右侍从说:“汲黯的愚笨刚直也太过分了!”群臣中有人责备汲黯。汲黯说:“天子设立公卿等辅佐大臣,难道是让他们阿谀奉承,使君主陷入不仁不义的境地吗?况且,我既然已经处在公卿的位置上,如果只想顾全自身性命,那就会使朝廷蒙受耻辱,那怎么办!”汲黯身体多病,病假将要接近三个月的限期了,武帝多次特许延长他休病假的时间,还是没有痊愈。最后病重时,庄助替他请假。武帝说:“汲黯这个人怎么样呢?”庄助说:“让汲黯任职当官,没有什么超越常人的才能;但要说到让他辅佐年幼的君主,会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先基业,有人以利禄引诱他,他不会前去投靠,君主严辞苛责地驱赶他,他也不会离去,即使有人认为像孟贲、夏育那样勇猛无敌,也无法改变他的耿耿忠心!”武帝说:“说得对。古时有所谓的社稷之臣,说到汲黯,就很接近了!”
    当时,汉武帝对卫青的尊崇宠信超过了任何一位朝廷大臣,三公、九卿及以下官员都对卫青卑身奉承,唯独汲黯用平等的礼节对待卫青。有人劝汲黯说:“皇上想让群臣全都居于大将军之下,大将军地位尊贵,您不可以不下拜。”汲黯说:“以大将军的身份,有向他行揖礼而不拜的宾客,(这样能降贵礼士,)声望怎么会反而不加重呢!”卫青得知,越发觉得汲黯贤明,多次向汲黯请教国家和朝廷的疑难大事,对待他比平日更为尊重。卫青虽然地位尊贵,但有时入宫,汉武帝就坐在床边接见他;丞相公孙弘大汉武帝空闲时谒见,没武帝有时不戴帽子;至于汲黯谒见时,汉武帝没戴上帽子就不接见。有一次,汉武帝正坐在陈列兵器的帐中,汲黯前来奏事,汉武帝当时没戴帽子,远远望见汲黯,急忙躲入后帐,派人传话,批准汲黯所奏之事。汲黯受到的尊重和礼敬就是这样的。
    汉武帝召来汲黯,任命他为淮阳太守。汲黯辞行以后,拜访大行令李息,说道:“我被弃置到地方郡县,不能再参预朝廷议事了。御史大夫张汤,其智谋足以拒绝规劝,狡诈足以掩饰错误,专门说乖巧、奸佞的话,用辞诡辩,不肯为天下正事发言,一心迎合主上的意思。凡是主上所不喜欢的,他就跟着毁谤;凡是主上所喜欢的,他就跟着称赞。他还爱制造事端,玩弄法律条文,心怀奸诈以左右主上的心意,依靠不法官吏来建立自己的威望。你身居九卿高位,如不早加揭露,您恐怕会与张汤一同受到惩处。”李息因惧怕张汤权势,始终未敢开口。及至张汤倒台时,汉武帝将李息一同治罪。
    汉武帝给予汲黯诸侯国相的待遇,命其居守淮阳,十年后去世。
    诗歌鉴赏(8分)
    1、百花盛开, 绚丽多姿, 花枝影绰,光影摇曳(1分),写出了美好绚烂的春色(1分),以乐景衬哀情(反衬)(1分),写出词人强颜欢笑的内心痛苦(1 分)。
    2、春“老”比喻春意阑珊,人“老”欢情减少。(1) 明是伤春,实则自伤 。表达词人对春天即将逝去(1 分)、自己年华已逝(1分)、国家已经沦丧(1分)的无奈伤感之情(1 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