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6年普通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9分) 1. 二、(36分) (一)(19分) 4. 7. (1)(5分)永嘉太守范述曾向来佩服萧景的为政,便在郡门上贴出告示说:“各县有疑 难积留的问题,可到永宁县令那里解决。” 译出大意给2分;“雅”“榜”“决”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5分)蛮夷困厄时来归附我朝,诛杀他们不吉祥。况且魏国人来入侵,蛮夷与之 发生冲突,如果把蛮夷全杀了,魏军就没有阻碍,这不是长远谋略。 译出大意给2分;“穷”“矛盾”“碍”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本联巧用两个比喻,以燕子在帷幕上筑巢和雉鸡被关在樊笼中,比喻自己在金朝危险 表达了作者思念、忧虑与希望交织的复杂情感(2分)。首联写自己远离南方家乡到 (1)固时俗之工巧兮俪规矩而改错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三、(25分) 11. (25分) (1)(5分)答A给3分,答E给2分,答D给1分;答B、C不给分。 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2)(6分) ①性情豪迈:年轻时纵马痛饮,是典型的草原汉子;②慈祥宽容:对儿子一辈的远离 和变化能理解包容,对留守的孙子慈祥温和;③内敛坚强:从其拉马头琴、谈牲口等言行 中可见想念儿子,却隐忍自己的思念之情,默默流泪。 答出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3)(6分) ①牧羊犬是草原人亲密的伙伴和忠实的助手,牧羊犬的出现强化了草原安宁温馨的 氛围;②牧羊犬对回家的父母狂吠,既表现回家的喜悦,也表现了离家太久的父母与草原 的陌生;③牧羊犬的相伴和回家,表现出“我”对在他乡的父母的思念。 答出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4)(8分) ①“牧归”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凸显作品的地域文化特色。②“牧归”营造出安 宁美好的氛围,衬托“我”和爷爷思念亲人的忧伤。③“牧归”表达了对父母回家的期 盼,可引发读者思考当今社会空巢现象和留守儿童问题。④“牧归”传达出对草原传统 文化生活的留念和回归的渴望。 答出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如有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 四、(25分) 12. (25分) (1)(5分) 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AB不给分。 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2)(6分) ①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又深受外国文化的影响。作品中有《红楼梦》的影子, 可与毛姆相媲美;②生动而具有浪漫的娱乐精神,与鸳鸯蝴蝶派小说有相通之处;③作品 通达人情世故,深刻而又犀利,折射了对现实的怜悯和无奈。 答出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3)(6分) ①表现出张爱玲早年渴望成名的天真,也体现了她的浪漫情怀;②关于“出名要趁早” “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等看法,显示出她对人生的思考,也能引发读者的 共鸣或反思;③文字轻松俏皮,三个“我要”,“装出不相干的样子”问报贩的话,“呵”“呀” 等语气词的运用,都使文字别具特色。(答出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4)(8分) ①中国情结深厚,酷爱中文写作;②勇于自荐:“面试”执礼甚恭、自如,自己找上 《万象》编辑部;③遇到伯乐:周瘦鹃对她十分欣赏;④才华出众,小说散文兼优;⑤对 刊物杂志取舍有自己的标准:档次高,实力强,志趣相投,肯让她唱大轴戏。(答出一点2 分,答出四点即可得满分。意思相近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五、(20分) 13.(3分)B 14.(3分)C 15.(3分)D 16.(5分) 示例: ①但又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②机器人永远不会完全取代人类 ③创新工作和创造能力 写出一处给1分,写出两处给3分,写出三处给5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7.(6分) 示例: 图案由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中的“CSW”三个英文字母构成。“W”构成手的形状,“C、 S”的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心形,三个字母形成一双手托起一颗心,充分体现了社会工作应 有的关爱之心和奉献精神。 答出构图要素,给2分;答出寓意,给3分;句子通顺,给1分。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可酌情给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六、(60分) 18.(6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