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3-30 10:14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袁珙,字廷玉,鄞人。生有异禀,好学能诗。尝游海外洛伽山,遇异僧别古崖,授以相人术。先仰视皎日目尽眩布赤黑豆暗室中辨之又悬五色缕窗外映月别其色皆无讹然后相人其法以夜中燃两炬视人形状气色,而参以所生年月,百无一谬。
珙在元时已有名,所相士大夫数十百,其于死生祸福,迟速大小,并刻时日,无不奇中。南台大夫普化帖木儿,由闽海道见珙。珙曰:“公神气严肃,举动风生,大贵验也。但印堂司空有赤气,到官一百十四日当夺印。然守正秉忠,名垂后世,愿自勉。”普署台事于越,果为张士诚逼取印绶,抗节死。珙见江西宪副程徐曰:“君帝座上黄紫再见,千日内有二美除。但冷笑无情,非忠节相也。”徐于一年后拜兵部侍郎,擢尚书。又二年降于明,为吏部侍郎。又尝相陶凯曰:“君五岳朝揖而气色未开,五星分明而光泽未见,宜藏器待时。不十年以文进,为异代臣,官二品,其在荆、扬间乎!”凯后为礼部尚书、湖广行省参政。其精类如此。
洪武中,遇姚广孝于嵩山寺,谓之曰:“公,刘秉忠之俦也,幸自爱。”后广孝荐于燕王,召至北平。王杂卫士类己者九人,操弓矢,饮肆中。珙一见即前跪曰:“殿下何轻身至此。”九人者笑其谬,珙言益切。王乃起去,召珙宫中,谛视曰:“龙行虎步,日角插天,太平天子也。年四十,须过脐,即登大宝矣。”已见藩邸诸校卒,皆许以公侯将帅。王虑语泄,遣之还。及即位,召拜太常寺丞,赐冠服、鞍马、文绮、宝钞及居第。帝将建东宫,而意有所属,故久不决。珙相仁宗曰:“天子也。”相宣宗曰:“万岁天子。”储位乃定。
珙相人即知其心术善恶。人不畏义,而畏祸患,往往因其不善导之于善,从而改行者甚多。为人孝友端厚,待族党有恩。所居鄞城西,绕舍种柳,自号柳庄居士,有《柳庄集》。永乐八年卒,年七十有六。赐祭葬,赠太常少卿。
[注] ①别古崖:僧名。②帝座:星官名,相术中认为影响人的命运。③五岳:人的额、颊、鼻、左右颧骨。④五星:人的两耳、口、额、鼻。⑤日角:额角中央部分隆起,形状如日。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举动风生,大贵验也       验:检验
B.千日内有二美除                 除:任命
C.不十年以文进,为异代臣         进:做官
D.召珙宫中,谛视曰               谛:仔细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先仰视/皎日目尽眩/布赤黑豆/暗室中辨之/又悬五色缕/窗外映月/别其色/皆无讹/然后相人/
B.先仰视/皎日目尽眩/布赤黑豆暗室中/辨之/又悬五色缕/窗外映月别其色/皆无讹/然后相人/
C.先仰视皎日/目尽/眩布赤黑豆/暗室中辨之/又悬五色缕窗外/映月别其色/皆无讹/然后相人/
D.先仰视皎日/目尽眩/布赤黑豆暗室中/辨之/又悬五色缕窗外/映月别其色/皆无讹/然后相人/
6.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袁珙有与众不同的才能,又巧遇胸怀异能的僧人做了老师,经过特殊手段的训练,才成就了精准的相术。
B.袁珙预言程徐会有两次大的升迁但不能做忠臣,又说陶凯十年内会在新朝代做二品高官,后来都得到验证。
C.袁珙被燕王召到北平,燕王称赞他龙行虎步,面相奇异;袁珙预测燕王能做天子,府内的将卒能做公侯。
D.皇帝要选立太子,心里已经有意向了却因故没有决断,袁珙的话对太子之位的归属起到了重要作用。
7.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王杂卫士类己者九人,操弓矢,饮肆中。(4分)
译文:
   (2)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3分)
译文:
   (3)生孩六月,慈父见背。(3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8~9题。
秋思寄子由
黄庭坚
黄落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
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
【注】①元丰四年(1081),诗人任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县令,很不得意。这时苏子由(苏辙)被贬在筠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为监盐酒税,两人相距不远。诗人因秋而思,触景生情,有慰勉苏子由之意。②“挽著沧江无万牛”意为“志甚坚,难以动摇”。
8. 第二句中“催”字用得十分传神,说说这样写的好处。(5分)
答:
9. 在黄庭坚的诗中经常出现“岁寒三友”的形象,结合全诗,赏析本诗中“老松”的形象。(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0. 补写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大行不顾细谨,          。(司马迁《鸿门宴》)
(2)          ,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3)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
(4)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将作  者归心似箭的感觉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6)《逍遥游》中,庄子认为“                ”才是真正的逍遥。
(7)《陈情表》中“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既表达了祖母躬亲抚养的原因,也是下文作者“区区不能废远”的原因,可谓一笔双关。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