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福建省龙岩市2016年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3-14 22:13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任延字长孙,南阳宛人也。年十二,为诸生,学于长安,显名太学。更始元年,拜会稽都尉,时年十九,迎官惊其壮。时避乱江南者未还中土,会稽颇称多士。延到,皆聘请高行如董子仪、严子陵等,敬待以师友之礼。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给之。省诸卒,今耕公田,以周穷急。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掾史白请召之,延曰:  “龙丘先生有伯夷之节。都尉埽洒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遣功曾奉谒,修书记,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门,愿得先死备录。遂署议曹祭酒。苌寻病卒,延自临殡,不朝三日。是以郡中贤士大夫争往宦焉。建武初,延上书愿乞骸骨,归拜王庭。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趾,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延视事四年,拜武威太守。帝亲见之,戒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延对曰:  “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帝叹息曰:“卿言是也!”既之武威,时将兵长史田绀,郡之大姓,其弟子宾客为人暴害。延收绀系之,父子宾客伏法者五六人。绀少子尚乃聚会轻薄数百人,自号将军,夜来攻郡。延即发兵破之。自是威行境内,吏民安息。郡北当匈奴南接种羌民畏寇抄多废田业延到选集武略之士千人明其赏罚屯据要害其有警急迎击追讨虏遂绝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永平二年以为河内太守,视事九年,
  病卒。
(节选自《后汉书·循吏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郡北当匈奴/南接种羌/民畏/寇抄多废田业/延到/选集武略之士/千人明其赏罚/屯据要害/其有警急/迎击追讨/虏遂绝/
    B.郡北当匈奴/南接种羌/民畏寇抄/多废田业,延到,选集武略之士千人/明其赏罚/屯据要害/其有警急/迎击追讨/虏遂绝/
    C.郡北当匈奴/南/接种羌/民畏寇抄,多废田业/延到/选集武略之士/千人明其赏罚/屯据要害/其有警急/迎击追讨/虏遂绝/
   D.郡北当匈奴/南/接种羌/民畏,寇抄多废田业,延到/选集武略之士千人/明其赏罚,屯据要害/其有警急/迎击追讨/虏遂绝/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是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学府,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开始建立。
   B.中土,意为国之中、天地之中,古指中原地区,是华夏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C.太守,为一郡最高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自行任免所属掾史。
D.转,是指官职调动,因为古代一般以左为尊,以右为卑,所以左转即指升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慨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延聪明好学,年轻有为,他十二岁时就成了太学的学生,扬名太学;十九岁时就被任命为会稽都尉,以致来迎接他的官员见他如此年轻感到很吃惊。
  B.任延体恤下属.重视孝道。就任会稽都尉后,总是分出自己的俸禄,救济那些贫闲的属官;巡视属县时,总派人慰问勉励孝顺的人,并招待他们吃饭。
  C. 任延敬重贤人,礼贤下士。龙丘苌隐居不仕,为任延礼遇所感动而求官,龙丘苌没上任就因病去世,可任延还亲自为他治丧;郡中贤士都乐意为他所用。
  D.任延关注民生,除暴安民。不善农耕的九真之民,在他的指导下开垦荒地,由贫穷变为富足;在武威任职,敢于镇压凶暴为害的田绀父子,威信大震。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门,愿得先死备录。
    (2)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8—9题。
捣练子令  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春江花月夜(节选)  张若虚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8.有人认为“深院静,小庭空”在语意上有重复之嫌,你的观点如何?请简要分析。(5分)
  9.张若虚诗“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与李煜词的末尾两句“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都是借月表现了人物的情感,它们表现的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蜀道难》中“                                             ”两句,表
    明了对割据者的忧虑,并以此来警示统治者。
    (2)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表
    达了作者感慨人生短暂,向往永恒的情感。
    (3)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描写梦中自己身骑战马飞奔,拉弓射击声势如
    雷似电的景象,这两句是“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