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湖北省七市(州)2016届高三毕业生3月联合统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6)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3-10 14:43

湖北省七市(州)2016届高三毕业生3月联合统考语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9分)
A卷:1.(3分)B2.(3分)C 3.(3分)B
二、(36分)
(一)(19分)
A卷:4.(3分)C5.(3分)C6.(3分)B
7.(10分)
(1)(5分)学习松懈的,就怒斥他;嬉闹玩耍的,就责罚他;有不敬重谦让的,就严厉地惩戒他:没有被宽纵的。
译出句子大意给 2分;“有间”“悌逊”“无得”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分。
(2)(5分)有个年老而恭谨的女乞丐常常来,(太孺人)有时停下不吃给她吃,撤下自己的褥垫给她睡。
译出句子大意给 2分;“丐妇有老而谨者”“辍”“彻”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二)(11分)
8.(5分)此词上片重点描写对象为听笛、吹笛之人。(2分)上片四句,除第一句“横玉叫清宵”直接写笛声外,其余三句都与写人相关。“帘外月侵残烛”,表面是写景,实从侧面描写清夜未眠的听笛之人;“人在画楼高处”两句,乃直接描写画楼高处的吹笛之人。(3分)意思答对即可。此题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6分)①描写细腻,形象生动,层次丰富。“落小梅”既指曲调,亦指梅花因笛声所激而花粉飘落,具有艺术夸张效果。词人既以优美的景物形象表现笛声之美,又通过“香”字表现敏锐的嗅觉感受,通过“点”字表现细微的听觉感受,描写出笛声具有活、色、声、香的艺术感染力。(2分)②善于炼字、炼句。“惊”“落”“点”三字,前后呼应,用字飞动传神,词句流转遒劲。(2分)③意境浑成雅洁。以景语作结,余音绕梁,低回婉转。(2分)意思答对即可。此题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6分)
10.(6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3)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每答出一空给 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三、(25分)
11.(1)(5分)
A卷:答 C给 3分,答 E给 2分,答 B给 1分;答 A、D不给分。
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2)(6分) 第一问(2分): 明线:凤敏设法住进老太婆家,打算伺机除掉叛徒臭火。暗线:臭火娘接纳凤敏住下来,设计除掉了当汉奸的儿子。
第二问(4分):①暗线的设置进一步深化了小说主题。(2分)②明暗双线交织,使小说情节更加集中,人物形象更加突出。(2分)意思答对即可。
(3)(6分)①心地善良。她发现倒在家门口的凤敏后,马上将凤敏搀扶进屋,给凤敏倒水端饭,并收留凤敏住了下来。(2分)②机智沉稳。她知道凤敏带着枪时,便马上明白了凤敏的身份和来家的目的,但她一直不动声色;当臭火发现家中来了生人后,她机智地岔开话题,不让臭火与凤敏碰面;她施计处死臭火时非常镇静沉着。(2分)③深明大义。她明辨是非,为了拯救更多的抗日战士而大义灭亲。(2分)
意思答对即可。
(4)(8分)①第1次,“俺认您做干娘吧”。凤敏此时主动攀亲,认老太婆为“干娘”,并不是完全出自于感激之情,而是希望借此进一步接近老太婆,最终完成锄奸任务。(2分)
②第2次,“干娘,家里没有别人了?”。这次称老太婆为“干娘”,是为了摸清臭火的行踪。此时的凤敏对老太婆并没有多少亲近感,相反还有误会。(2分)
③第3次,“干娘,您认识俺?”。老太婆的言行让凤敏感到十分意外,她此时称老太婆为“干娘”,是要表达内心的惊讶、不解,以及急于了解真相的迫切。(2分)
④第4次,“凤敏惊愕地望着老太婆,不由自主地叫了一声:‘干娘!’”。与前面三次相比,这一声“干娘”完全出自内心真情,由衷表达了凤敏对老太婆的愧疚、感动、感激和敬佩之情。(2分)
意思答对即可。考生作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正常评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