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3-08 17:56

【参考译文】
清道光年间,高螺舟先生奉命去册封琉球国王。礼仪完成之后,在宾馆外面散步,见到一间屋子中有棺材,前面有题识,是天朝参将某公之柩,感到惊奇,就向人询问,原来是乾隆年间护送封琉球国王的使者,到了这琉球国因为生病死亡的。高先生问,为什么不回国,回答是:“航海的船禁忌运载灵柩(装着死人的棺材)。”高先生说:“这是民间的禁忌而已,有什么值得顾虑的?我应该让他回归故国。”他跟副使商议,副使不同意,高先生说:“我们两人就像他,万一不幸死在海外,也是这样不能回国吗?请用我乘的封舟运载灵柩,即使船沉没了也不后悔。”可是全船的人都坚持不同意。高先生很生气,最终将灵柩载在船上航行。船启航不到一天,风浪汹涌,船上的人都把罪过归在高先生身上,请求丢掉灵柩,高先生不同意,可是风刮得更猛,请求的人更多。高先生叹息着说:“他死在外国,我运载他的灵柩回国,现在反而要丢进海里。我将来用什么去面对死者呢?你们可以给我安排祭祀,我向死者祷告,把不得不这样的意思告诉他。”众人把灵柩抬上船头,替高先生陈设祭品。高先生穿衣带帽走出来,登上灵柩,坐在上面,对众人说:“快把灵柩丢到海里。”众人都很吃惊,请高先生下来,高先生曰:“我不下去了,将我跟灵柩一起投进海里吧。”众人大惊,争着上前拉高先生下来,高先生大声呵斥:“你们怎么敢这样!我打定主意了。我因为一副灵柩的缘故,连累你们众人,不把灵柩投进海里对不起活着的人,不过我不与灵柩一起投在海里,又用什么去面对死者?我打定主意了。”正在相持不下的时候,海上的风浪也平息了,高先生笑着说:“船航行平稳如常,你们为什么竟然这样啰嗦?”于是依然把灵柩抬下船舱。而大海从此风平浪静,封舟安全抵达粤东。去世的参将原是广东人,高先生寻访到他的家,派人把灵柩送回去。仁爱的人一定有胆识,说的就是高先生这样的人吧?
高先生曾担任衡州知府,彭雪琴侍郎是他属下的人,当时正要参加童子试,高先生见了,认为他有才华,招他到知府官署中,教给他读书作文的方法。衡阳全县参加童子试的有千余人,彭雪琴这一年参加县试,大家都猜测他在名单中是第一,他自己也认为是这样。等到正式审定的名单公布,却是第三名。过了几天,县令叫他来,告诉他说:“按照文章衡量,你应该第一名,也知道不能够这样的原因吗?”彭雪琴表示抱歉,说不知道。县令说:“这是知府大人的意思。知府大人说:‘彭某人将来的名誉地位未可限量。一个秀才的得失,迟早都可以不考虑。他今年在我官署中读书,如果县试得第一名,人们一定会说是知府大人爱屋及乌了,这就会成为他一生的污辱了。’”这一年彭雪琴结果没有考上秀才。后来过几年,才取得秀才的资格。彭雪琴侍郎因此更为感谢高先生的知遇之恩。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各题。
鹧鸪天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①行穿竹,卷罢《黄庭》②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③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 ①玉瀣:美酒。②《黄庭》:道家经典。③元:同“原”。
8.这首词上阕描写了哪些生活画面?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生活态度?(5分)
9.词的最后两句“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有何深意?它在词中起什么作用?(6分)
【答案】
8.描写了诗人饮酒、竹林漫步、读书、卧榻看山等生活画面(4分),表明诗人的一种不问世事、超然物外的隐逸的生活态度(1分)。
9.深意(3分):这两句诗表面是说原来就已知道造物者心肠与常人不同(无情),他白白让英雄衰老死去却等闲视之,实则是对统治者不重用人才,致使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懑。  作用(3分):在语意上与上文相反,收到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在感情上饱含讥讽和悲愤,动人心魄。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
(2)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客人吹箫为自己伴奏,其中表现箫声作用和力量的一句是“           ”。
(3)《出师表》中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       ”。
【答案】
(1)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