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1-28 15:01

(三)默写。(6分)【任选6空。如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_____,身登青云梯。(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余嘉其能行古道,_____。(韩愈《师说》)
(3)_____,青眼聊因美酒横。(黄庭坚《登快阁》)
(4)执手相看泪眼,______。(柳永《雨霖铃》)
(5)___,苒苒物华休。(柳永《八声甘州》)
(6)____,____,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7)阴风怒号,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8)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四)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14—16题。(7分)
菩萨蛮•山亭水谢方半
(南宋)朱淑真
山亭水榭秋方半,风帏寂寞无人伴。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旧颦。
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注释:凤帏:闺中的帷帐。颦:皱眉。
14.从字数看,这首词属于____。(1分)
15.下列对作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一句作者以客观的笔调写出了时间及周围的环境。
B.“凤帏”句让人联想起李商隐的“重帏深下莫愁堂”。
C.三四句写旧愁来去新愁又生,“新”“旧”相映成趣。
D.作品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主人公的形象,语言流畅自然。
16.请对作品结尾的画线句作简要赏析。(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①崔休,字惠盛,清河人。休少孤贫,矫然自立。举秀才,入京师,与中书郎宋弁、通直郎邢峦雅相知友。尚书王嶷钦其人望,为长子娉休姊,赡以货财,由是少振。休好学,涉历书史,公事军旅之隙,手不释卷。崇尚先达,爱接后来,常参高祖侍席,礼遇次于宋、郭之辈。
②高祖南伐,以北海王为尚书仆射,统留台事,以休为尚书左丞。高祖诏休曰:“北海年少,未闲政绩,百揆之务,便以相委。”
③世祖初,休以弟亡,祖父未葬,固求渤海,于是除之。性严明,雅长治体。下车先戮豪猾数人,广布耳目,所在奸盗,莫不擒剪,百姓畏之,寇盗止息,清身率下,渤海大治。时大儒张吾贵有盛名,四方学士成相宗慕,弟子自远而至者恒千余人。生徒既众,所在多不见容。休乃为设俎豆①,招延礼接,使肄业而还,儒者称为口实。
④休爱才好士,多所拔擢。广平王怀数引谈宴,世宗责其与诸王交游,免官。后除龙骧将军、洛州刺史。在州数年,以母老辞州,许之。复除吏部郎中,寻除平北将军、幽州刺史,迁安东将军、青州刺史。青州九郡民刘通等一千人,上书颂休德政,灵太后善之。休在幽青州五六年,皆清白爱民,甚著声绩,二州怀其德泽,百姓追思之。
⑤休久在台阁,明习典礼,每朝廷疑议,成取正焉。诸公成相谓曰:“崔尚书下意处,我不能异也。”正光四年卒,年五十二。
(选自《魏书•崔休传》有删节)
注释:(1)古代祭祀、宴飧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
1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举秀才()(2)由是少振()(3)固求渤海()(4)广平王怀数引谈宴()
18.下列各句中的“以”与例句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休以弟亡(《魏书•崔休传》)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B.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C.以母老辞州(《魏书•崔休传》)
D.以北海王为尚书仆射(《魏书•崔休传》)
19.第⑤段中,引用诸公的话有何作用?(3分)
20.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5分)
时大儒张吾贵有盛名,四方学士成相宗慕,弟子自远而至者恒千佘人。
21.阅读全文,请简洁的语言概括崔休的性格特点。(3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