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答案 1.C(理解错误,两种说法杂糅。) 2.A(理解错误,对比结论不当。) 3.C(理解不当,“有意减少吃肉”不当,原文是“不去吃红肉”。) 4.A(盗:侵袭) 5.B(“玉帛”古今同义,指玉器丝绢) 6.C(①“之”代词,代指前面那句话,②“之”放在主谓之间,表示取独。) 7.D(有守城士兵用普通的弓箭射贼人,射中了他们的统帅,落马而死。他们的统帅是李希烈的女婿。叛贼失去优势,接着全都逃跑了。项城的人没有伤亡。) 8.C(应为杨氏与夫君的对话显示其“忠”,对胥吏百姓的激厉显出其“仁”“智”,对李侃轻伤下城的责备显出其“勇”) 9. 杨氏亲自为他们煮饭来让他们吃,不分老小,一定照顾周到均匀。杨氏让李侃对敌人通话:“项城父老,守义而决不从贼,都全力死守不怕牺牲,即使得到我们的城也不能显示你们的军威,不如赶快离去,白白地失利,没有什么好处。” (食、周、义、悉、威、亟各1分,计6分,书写4分,共10分) 10.上阕描写的景象:清明过后,燕子轻飞,梨花飘落,青苔点点,黄鹂歌唱,柳絮飞花,组成了一幅惹人喜爱的春光图。(2分) 作用:行文轻快流丽,蕴含喜悦的情意,为全词明朗的基调与和谐的氛围打下了基础。(2分) (意思对即可,共4分。) 11.刻画了一个笑声盈盈、有青春活力、聪明纯净的少女形象。(2分) 神态描写:“笑”,体现了东邻女兴高采烈、欢欢喜喜的模样。 心理描写:这位天真的少女忽然想起昨天夜里做的那个好梦,脸上又飞起了笑容。 白描手法:“巧笑”二字,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及情态描写,塑造了东邻女的形象。 环境烘托:暮夏时节,少女们采桑归来,以此烘托她们盎然的情趣。 (手法3分。答出一种给1分,两种给3分。意思对即可。) 12.(1)羡长江之穷 (2)集芙蓉以为裳 (3)而又不随以怠 (4)兰泽多芳草 13(1)A D (A项“家人心里很清楚”不当,D项表达的愿望不当。) 13(2) ①我和小花可以交流。小花蹲在地上,若有所思地望着我,我总是和它说话,问它要什么,以打哈欠来回答。 ②小花和我开玩笑。我呼唤它回家,它似乎是在闹着玩。有时我大开着门它却不进来;关上门后,它坐在台阶上,一脸期待等着开门。 ③小花信任我。叫它回家是我的差事,它对我没有衡量,没有考虑,只有天大的信任。即使哄骗了它,它也不变心。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共6分。) 13(3) ①渲染凄凉的氛围,表现对小猫未归的担心与忧虑。 ②为小猫不归埋下伏笔,暗示它们的生命可能走到尽头。 ③一遍遍的呼唤与风夹杂在一起传向四方,形象地表达作者心中满是对猫的挂念与思念。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共6分。) 13(4) 含义:①小猫“狮子”葬在院门内的枫树下,早已融入自然与我们的生活; ②小花和媚儿没有了踪影,它们一定遭遇了不测;狮子的子孙们虽没有葬在冢内,也各自到了生命的尽头。 ③有没有猫冢,都代表一代一代的生命已经逝去,作者由此联想到人一代代的消失,引发对生命的思索。 作用:①“猫冢”体现了对猫儿的深切怀念与对它们生命的尊重。 ②由实及虚,由猫的生命联想到人的生命,使文章更有深度,升华了主题。 (每点2分。“含义”4分,答对两点即可给4分。作用2分,答对一点即给2分。意思对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