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广东清远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5)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1-22 17:07

清远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1. (3分)【参考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解题思路】相关文本信息集中在第一、二段。第一段第二句话是“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习惯的影响力竟如此之大”,题干把“很少有人” 表述为“人们在日常惯例中没有意识到习惯影响力的深远”,属以偏概全。
2. (3分)【参考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的语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解题思路】本题着眼于对文本信息的筛选与整合。信息跨越文本二、三、四、五段。D项在题干表述中断章取义,而第五段提到“我们完全可以有目的地改变习惯,构建一整套有助于我们成功的日常行为规律。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选择习惯,并可以有目的地建立起自己的一整套日常行为规律”时,是强调“有目的地建立”。
3. (3分)【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兼及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相关文本信息跨越二、三、四段。文章第四段提到“显意识的活动仅在我们警觉时起作用,在我们清醒和防备时能够战胜潜意识。显意识就像是一位值勤的哨兵,夜深时哨兵开始打盹儿了,潜意识就当政了。”而B项中“如一位值勤的哨兵时刻守卫着我们,帮助我们能够战胜潜意识”的说法过于武断绝对,“显意识的活动”不是时时刻刻起作用的,只是“在我们警觉时起作用,在我们清醒和防备时能够战胜潜意识”,出现以偏概全的问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 (3分) 【参考答案】 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考生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解题思路】可根据句子结构来断句,也可以抓每一句的名词主语来断句。
5.(3分) 【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能力层级为B级。
【解题思路】“丁母忧”指遭到母亲的丧事,“丁忧”指遭到父母的丧事。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守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并须离职。
6.(3分) 【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解题思路】“士谦把它牵到荫凉处喂养后便还给主人”这句错,应是“士谦把它牵到荫凉处饲养,比主人饲养得还好”。
7.【参考答案】 (1) (5分) 后来李士谦拿出几千石粮食,借给同乡人,正赶上收成不好,借粮食的人家无法偿还,都来表示道歉。(“贷”“登”“无以”“谢”四点各1分,大意1分)。
(2) (5分) 赵郡的农民感激他,抚摸自己的子孙说:“这是李参军留下来的恩惠啊。”有人对李士谦说:“您的阴德多。”(“德”“抚”“遗惠”“或”四点各1分,大意1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解题思路】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同时要注意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翻译;还要注意一些虚词,一些虚词,也有意义;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到位。
 
参考译文
李士谦,字子约,是赵郡平棘人。幼年丧父,因侍奉母亲孝顺而闻名。十二岁时,北魏广平王元赞征召他为开府参军事。后来母亲去世,服丧时消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后来)赵郡王高睿以德行科举荐他,他借口有病而不接受。和士开也看重他的名望,要劝说朝廷把他提拔为国子祭酒。士谦知道后,竭力推辞,得以作罢。
李家是豪门望族,每年到春秋两个社祭日,一定举行大宴,竭尽欢乐,人人大醉,喧闹不堪。曾经有一次在士谦住所聚会,面前满是丰盛的食物,士谦却先为堂房亲属摆出了黄米,对众人说:“孔子称黄米为五谷之长,荀卿也说吃东西先吃黄米、小米,古人所崇尚的东西,难道能违背吗?”老少都严肃起来,退席后相互说:“见到君子以后,才发现我们这些人的道德不够高尚。”士谦家里财富很多,对待自身很节俭,常常致力于救济施舍。家乡有无力办丧事的人家,士谦就赶过去,缺多少供应多少。有兄弟间分财产不均,以致互相诉讼的,士谦听说后,就拿出自己的财产,补给分得少的,使他和分得多的相等,兄弟惭愧恐惧,相互推让,终于成了善人。有一次别人的牛闯进他家田里去,士谦把它牵到荫凉处饲养,比主人饲养得还好。望见有人偷割他家的庄稼,他就不出声地躲开。他的家僮曾经抓住偷他家粮食的人,士谦却宽慰那人说:“穷困致使你这样,从道理上讲不应该责备你。”叫人马上将其放了。
后来李士谦拿出几千石粮食,借贷给同乡人,正赶上收成不好,借贷人家无法偿还,都来表示道歉。士谦说:“我家的余粮,本来就是打算救济用的,哪里是为求利的呢!”于是叫来所有的借债人,为他们摆设酒食,当着大家烧了借契,说:“债了结啦,请不要放在心上了。”让大家放心离开。第二年大丰收,借债人家争着来偿还士谦,士谦拒绝了,一点儿也没收下。有一年又遇上饥荒,很多人都死了,士谦又用尽他家所有的钱,买来米做成了粥供给那些受饥饿的人,依靠他而生存下来的人数以万计。到春天,又拿出粮种,分给贫穷人家。赵郡的农民感激他,抚摩自己的子孙说:“这是李参军留下来的恩惠啊。”有人对李士谦说:“您的阴德多。”士谦说:“所谓阴德是什么?就像耳鸣,只有自己听到,别人都不知道。现在我所做的,您都知道了,哪里算什么阴德!”
开皇八年,士谦死在家中,当时六十六岁。赵郡的男男女女听说了,无不流着泪说:“我们这些人不死,反而让李参军死了!”聚集在葬礼上的有一万多人。同乡人整理了他的事迹,到尚书省请求先生的谥号,事情后来被搁置不提,于是大家共同在他的墓前竖立了碑。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