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2016届高三调研测试 语文II(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 子昂自以复古反正于有唐一代诗功为大耳正如伙涉为王殿屋非必沉沉但大泽一呼为群雄驱先,自不得不取冠汉史。王弇州云:“陈正字淘洗六朝铅华都尽,托寄大阮,微加断裁,第天韵不及。”胡元瑞云:“子昂削浮靡而振古雅,虽不能远追魏晋,然在唐初,自是杰出。”斯两言良为折衷矣。 (节选自胡震亨《唐音癸签》) 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 21.“取冠汉史”的人是 22.胡元瑞是从哪两个方面对陈子昂作出评价的?(4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边城》展现了茶峒人民朴素的善良和单纯的希望,在诗意的叙述中,作者一再提到翠翠母亲的故事,这暗示了翠翠和她母亲“共通的命运”。 B.《老人与海》中,棒球明星狄马吉奥是身处逆境仍能战胜困难的象征,圣地亚哥出海途中最终克服困难返航与他从狄马吉奥身上获得力量是分不开的。 C.《狂人日记》中发现“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狂人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后来他狂病治愈而“赴某地候补”,这是作者对他寄予的希望。 D.《子夜》中,何慎庵到上海后,“十年宦囊,尽付东流”,又“在公债中跌了一跤”。他竟以女儿为诱饵,设美人计探听赵伯韬的秘密。 E.《女神》中,《凤凰涅槃》有着排山倒海般的激情,而《天上的街市》则更多柔情,借童真般的猜想勾勒了一个幸福自由的彼岸世界。 24.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滴翠亭杨妃戏彩蝶”中,薛宝钗听到了谁和坠儿的对话?她是怎样 “金蝉脱壳”的?这体现了她什么样的心理活动?(5分) (2)毛宗岗在评点《三国演义》诸葛亮的出场时说,“此卷极写孔明,而篇中却无孔明。盖善写妙人者,不于有处写,正于无处写”。 ①请结合相关情节简要说明作者是如何“不于有处写”诸葛亮的。②从读者的角度来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有人倡议部分恢复繁体汉字,说从中可读出古人的匠心,如“愛”须有“心”,“親人”必须相见;用繁体字才有机会向祖先表示敬意。反驳随之而起:繁体字笔划繁杂,孩童识字要耗费巨大精力,不信请默写“鸞、叢、釁”,或者请用篆书书写。繁体字来自祖先的创造,篆书来自祖先的祖先,别说这种要求无理,根据相同的逻辑,篆书与繁体汉字无非是五十步与一百步之别。 繁体字的流通约中止于上世纪50年代;汉字史上最大的转折是汉魏之际篆书退出日常书写领域。从此,汉字简化活跃于文字史之中。篆书、隶书、楷书以及相继而来的行书和草书无不包含了简化的意图。 有人认为汉民族很少有创新冲动。其实不然。相对于依循古制,创新远为艰难。创新不是单纯依靠灵感和想象力,它更包含了对历史条件的洞察,在最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实施新的举措。为何篆书消亡于汉魏之际?历史条件的改变是重要诱因。文字交流数量急剧增加,书写工具改变,这些都在召唤更便捷的字体。20世纪50年代的汉字简化有着相近的理由。当时,汉字的简化成为疏通瓶颈的文化工程。必须承认,这个工程的开启需要非凡的胆魄和勇气。虽然它为古籍和书法保留了繁体字的特殊区域,但许多人仍感不适,这已经足够瓦解创新的冲动。可是,现今文字交流数量巨大,如果每个字平均耗时增加0.1秒,整个社会会增添多少成本? 从汉字的演变史可知,如果想到的仅是恢复繁体字,那么这种做法迹近于买椟还珠。现代社会的变化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古人给予我们的最大馈赠是:如何创造自己的时代。 25.请具体解释“买椟还珠”在文中的意思。(4分) 26.为什么说“这个工程的开启需要非凡的胆魄和勇气”?(5分) 27.作者对汉字演变史有哪些深刻认识?(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