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写作(60分) 18.【写作提示】主题的思考:材料围绕两个问号的智慧展开。 (1)第一个问号,重点在别人为什么就不能比你强,比你成功。别人当然也能,你要正确看待别人的成功,承认别人的成功,而不是嫉妒别人,以自我为中心。由此,抽取出“心态平和”“心胸开阔”等人生哲理或者“用欣赏的目光看待别人”“勇于面对”等具体做法为作文的中心。(2)第二个问号则强调对输给别人的原因的思考。他要求我们在输给别人时,不要一味自怨自艾,怨天尤人,而是要冷静思考、认真分析,找出解决的方案,由此抽取出“脚踏实地”“学会反思”“改变自我”等为作文的中心。(3)当然,还可以从两者兼顾的角度立意。如“放松心态,敢于竞争”“欣赏别人,提升自己”“坦承失败,勇于拼搏”等方面立意。 【参考译文】 何尚之,字彦德,是庐江府淆城县人。(他的)曾祖何准,品德高尚不应朝廷的征召,(没有出仕)。(他的)祖父何恢,曾任南康太守。(他的)父亲何叔度,为人恭顺谦谨有德行功业。何尚之少年时行事颇为轻浮,还喜欢赌博,长大之后改变志向走上正道,凭操守为人所称道。元嘉十三年,彭城王刘义康想任命司徒左苌史刘斌为丹阳尹,皇上不答应。(刘义康)于是就任命何尚之为丹阳尹,(何尚之)在丹阳城南外建造宅院,设置玄学,聚集学生。东海人徐秀,庐江人何昙、黄回,颍川人荀子华,太原人孙宗昌、王延秀,鲁郡人孔惠宣,一起(因为)仰慕(丹阳郡兴盛的)玄学前来游学,称为南学。当时左卫将军范晔任参机密,何尚之觉察到他的意趣不同寻常,(于是就)禀告太祖应当让他出京任职广州,如果(范晔)在京城谋乱事成,不得不对其施加刑罚,(如此)屡次诛杀大臣,对皇上的圣明教化有损害。皇上说:“范晔(谋乱)的事迹还未明显,就事先罢免他,各地官民就会说你们这些人不能容纳人才,认为我听信谗言。只让人们都知道这些,不用担心出现大的哗变。”范晔后来因谋反被杀,皇上赞赏他有先见。国子学建立后,(何尚之)兼任国子祭酒。 元嘉二十三年,(何尚之)调任尚书右仆射,兼任散骑常侍。这一年修造玄武湖,皇上想在湖中建造方丈、蓬莱、瀛洲三座神山,何尚之坚决劝谏,皇上就停止了(计划)。当时(皇上)又修造华林园,并在盛夏役使人工,何尚之又劝谏,认为应该让百姓休养生息,皇上不答应,说:“百姓常常自己背朝太阳(劳作),这点(工程)不足以使百姓辛劳。”当时皇上(到赴)巡幸,还经常秉烛夜游,何尚之又上表劝谏说:“万乘大国应当自重,尊威不可忽视,这(本应是皇上)圣心明鉴的,哪里需要用我来说明呢。圣上近来连连出游,还经常彻夜游赏,朝廷上下群情反对,实在不能安宁。清理道路再出行,帝王要以此作为出行的准则,(这是)古今(帝王)深深警诫的事,安定的时候不忘记可能会有危险。如果遇上汲黯、辛毗(那样的忠臣),(也)一定会(不惜)冒犯龙颜极力劝谏,只是我们这些人碌碌无为,常常心存恭顺静默罢了。(我)特别希望(皇上)稍微采纳一下我的诚挚的愚见,想着自我省察,不因为我的碌碌无为废弃(我的真言),才可以宽慰天下人的期望。”(皇上最终)也下诏采纳了他的意见并嘉奖他。 大明二年,(皇上)让他担任左光禄、开府仪同三司等职位。四年,(何尚之)病重,(皇帝)下诏派遣侍中沈怀文、黄门侍耶王钊探视、慰问。(何尚之)死于任上,当时七十九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