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湖南省湘潭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6)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1-11 08:51

 参考答案
1. C(因果颠倒)
2. B(有两处错误。“哲学的科学性、反思性、批判性”不是决定“它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的条件,而是“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的内容。“哲学也不应远离或者脱离现实政治”的原因,是“哲学和时代的统一性首先是通过其政治效应来实现的”)
3. 3. D(“毛泽东和邓小平提出实事求是”概述有误,邓小平是“重申实事求是”)
4. 4. A(原文标点:今庶政岂尽修明,百官岂尽忠实,从臣继去,岂尽非才,言官屡逐,岂尽有罪!)
5. 5. B(“刑罚、军令”不属于户部管理)
6. 6. C(“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有误,文中无此表述)
7. 7. (1)西京的船只,恐怕会被金兵没收用来使用,命令他们一同向东行驶。(得分点:藉、用、东各1分,句意2分)
(2)军队缺额很大,(假如)突然有难以预料的情况发生,用什么来应对它?(得分点:阙、不虞、待、何以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刘珏,字希范,湖州长兴人。崇宁五年考中进士。刚到大学学习时,写信给中书舍人邹浩说:“你开始任博士时论说取士的得失,被免去所担任的官职,在谏省指斥宫掖的错误,远调岭表,难道能预测福祸,求得日后的回报吗,本是想踏看古人的足迹。难道现在政务全部清明,难道百官全部忠实,从臣相继离开,难道全都无才,言官屡次放逐,难道全都有罪!信任超过从前却拱手默无所言,天下之士私下有疑虑,希望有所表现来安抚众望。”邹浩得信后感到惭愧并向他致歉。宣和四年,提拔为监察御史,因进谏获罪为舒州知州,留任尚书主客员外郎。
建炎元年,重新召入为中书舍人,到了泗州,上书说:“金兵还有驻军河北的,万一猖獗向南进兵,皇帝怎能不受威胁,请求及早前来。西兵勇猛,应当留下作为卫兵。西京的船只,恐怕会被金兵没收用来使用,命令他们一同向东行驶。”当时李纲已经建议营建南阳,刘珏不知道。到了以后,极力进言南阳兵弱财乏,没有什么可以供给皇帝,请求暂驻金陵抗敌。汪伯彦、黄潜善都主张皇帝到东南去,皇帝于是到了扬州。黄潜善的哥哥黄潜厚担任户部尚书,刘珏进谏兄弟不能同在一个部门为官,皇帝派张悫宣告旨意,刘珏一再坚持。皇帝下诏黄潜厚掌管醴泉观。
刘珏升任吏部侍郎,同修国史,上奏说:“淮甸防备敌人,军粮是当务之急,现在以投降士兵为现役的士兵,以买粮本钱为现粮,没有一个可以依靠,维扬城池还未修缮,军旅缺额很大,(假如)突然有难以预料的情况发生,用什么来应对它?”不久金人果然乘虚大举进兵,皇帝立即到临安,以刘珏为龙图阁大学士、宣州知州。随即重任吏部侍郎。
隆祐太后奉神主到江西,皇帝下诏刘珏为端明殿学士、暂时代理三省枢密院副职跟从出行。金兵进攻吉州,分兵追赶太后,船到了太和县,卫兵全部逃散,刘珏保护太后退保度州。监察御史张延寿上奏论说刘珏的罪责,刘珏也上书弹劾自己,逾岭待命,撤销职名,掌管江州太平观。张延寿议论不止,责罚授刘珏秘书少监,贬到衡州。绍兴元年,允许他自便。第二年,以朝散大夫分司西京。在梧州去世,年五十五。给他的两个儿子授官。八年,追复龙图阁学士。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