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南菁中学、常州一中联考试卷语文答案 1.A。(将“平心而论”错误的理解成“凭心而论”者。常见原因有二。其一,“平”、“凭”二字同音,很容易让人想当然地以“凭”代“平”。有的人几年甚至几十年地使用着“凭心而论”,根本没想到去查一下各种辞书,因为那里都只有“平心而论”,压根儿不存在“凭心而论”。也许在他们看来,人们经常说凭良心做事,“凭心而论”一词,正好说明人们讨论问题评价事物,要发自内心,出于真心作出合乎真理、合乎世道人心的结论。其二,“凭心而论”的使用者属望义生文。他们不知,“平心而论”里的“平心”,是说心情平和,不动感情。用“平心”修饰“论”,意为平心静气地给予客观评价。其出处为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平心而论,王弻始变旧说,为宋学之萌芽。”,截至当前,“凭心而论”是错误的,但也不排除今后约定成俗。“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一同显现出来。用于人或事物。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牛骥同皂”:皂:牲口槽。牛跟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同处。作谓语;主谓式。根据语境“自传”属事物,应选“泥沙俱下”。“同日而语(放在同一时间谈论)”、“相提并论”都可以表示把不同的两种事物或两个人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但如果有时间上的差别,就要用“同日而语”。) 2.C。【A项,主客颠倒,应是“这两句诗”是“苏东坡……终未归隐山林”的“写照”;B项,对象次序倒错,通常先有村庄,后有村民修的路,至少是同步,故应改为“村民修的这条路和这村庄的历史一样悠久”,下句“路旁”的表述也与之衔接; D项,句式杂糅。“按姓氏笔画为序”应为“按姓氏笔画顺序”或“以姓氏笔画为序”。 3.B。(此题考查概括内容、提取信息的能力。筛选关键词的题首先应该从语法角度对句子加以分析,提取核心成分,然后再压缩成关键词。解答这类题,要先找出文字中揭示的被定义者本质特征的信息。定义的表达形式往往是长单句。原材料的主干是“战略环境评价是评价过程”,附加成分才是被定义者的本质属性,包含三层意思:①评价的对象是“环境影响”;②评价的结果形式是书面报告;③评价的意义在于把评价结果应用于决策之中。把上述三层意思的关键词提取出来即可。) 4.D。(根据语境“不自在”,“更有些悚然了”可判断前两处划线处所填内容。) 5.C。(徽标采用圆角方形,似传统印章,显示公民道德论坛严肃、庄重。同时,图形与色调(红色)整合和谐,具有视觉美感,显示出公民道德建设积极向上的蓬勃朝气。 6.B。A.责:寻求。C.敦:重视。D.矜:夸耀。 7.D。燕、赵古姓和齐、韩旧族嫁娶时只是贪图钱财,攀附权贵的是“新官之辈,丰财之家”;紊乱人伦、败坏名声和教化的风气都没有彻底革除。 8.①不管几代以前如何,只按照今天的官品、人才来确定士族的等级,并且应该统一量定等级的标准,作为永久的准则。 ②这种习惯时间长了就成了风俗,到现在还没有废止,这既乱了人伦,也确实败坏了名声和教化。 9.①婚姻的原则,首先要符合仁义。(婚姻之道,莫先于仁义。)②嫁娶的规矩,务必合乎礼法。(嫁娶之序,务合礼典。) 【解析】主要围绕“唐太宗对士大夫婚姻的要求”,“仁义”“礼法”为给分点,其他答案都是错误的现象,并非唐太宗的要求。 【参考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