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孝感市五校教学联盟期中联合考试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甲 一、现代文阅读 1.C (《诗经》代表的是北方文学;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则是南方文化的化身) 2.A (原文是“南北文学走上合流,这种合流促成和孕育了唐代文学的博大卓著”) 3.B(“根本原因”分析不完全正确,根本原因应该是本段论述的重点内容“思想形态”,而不完全是“首都的位置”) 二、古代诗文阅读 4.D(注意陈述主体的变化、事件的切分。句意:景泰二年春天,凭借右副都御史身份出任大同巡抚,管理军政事务。当时经历丧乱战败,法律松弛,弊端尤其严重。) 5.C(“掌全国疆土 ﹑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的是户部。) 6.C(“这一定是石彪被年富遏制,不能够使私欲得到满足”是皇帝的看法。) 7.(1)请求裁减闲散多余的士卒,淘汰劣等马匹,杜绝侵占耗费资源的弊端。皇帝同意了他的奏折。(“冗:闲散,多余”“驽:劣马”“杜:杜绝”“可:同意,许可”各1分,句子大意1分) (2)这时,年富的威望名声远扬于天下,可是许多有钱有势的人家更加憎恨(他),互相收集年富的罪名。(“是:这”“侧目:愤恨”“相与:互相,一起”“摭:拾取,摘取”各1分,句子大意1分) 8.本联描绘了一幅萧瑟的边塞风光图(1分)。临近傍晚,荒芜的边城传来角声,有时高昂,有时呜咽,由原州城楼向外望去,泾河早已结冻,不再流淌(2分)。采用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1分)。 “塞角高咽”是听觉和动态描写,“泾河不流”是视觉和静态描写(1分)。(另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9.“异乡”“独上”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凄凉;“惟有雁”“更无州”“冻不流”表达了生活在边塞艰苦环境中的凄苦;“贫官”“客”“离恨”表达了人生不如意的郁闷、无奈。(答出3条,并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即可给满分) 10.(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每句一分) 乙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1)C、A(选C给3分,选A给2分,选D给1分,选B、E不给分。D 项“自私”一词程度过重;B项“说明‘我’不懂得体谅父亲的难处”错;E项,小说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留给读者想象空间”错) (2)①描写妻子丢鸡后焦急的心情。②从侧面表现岳母对女儿的疼爱及妻子对亲情的珍视。③承接上文岳母送鸡的情节,为下文父亲买鸡埋下伏笔。(每点2分) (3)①小说主要围绕“两只鸡”来行文,“两只鸡”贯穿全文,是小说的线索。②小说以“两只鸡”为标题,制造了悬念,吸引读者去阅读:这是什么样的两只鸡,围绕这两只鸡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③有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小说中的两只鸡代表的亲情,能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每点2分) (4)示例一:春节回家团圆有必要坚守。①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生活方式,坚守它,就是坚守一份情怀。②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让人们能体验到天伦之乐,获得心灵的慰藉。③从文中两家老人听说孩子不回家过年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们是渴望孩子回家过年的,回家过年,体现了对家人的关爱,对亲情的重视。 示例二:春节回家团圆没必要坚守。①无论多远都要回家过年,费钱、费力,又造成春运的紧张。②春节回家团圆会受天气干扰、路途遥远等客观因素影响,给人们平添许多额外的烦恼。③现代生活已经把我们的生活空间极大地拓展,生活方式也应该更加多元化,春节不一定要回家过。 (能结合文本和实际生活来谈,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言之有理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