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河南省开封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7)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5-12-14 18:13

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9分,每小题3分)
1.C (曹丕“开启了文以载道的先河”表述有误)
2.D (“带来了名副其实的文艺复兴”理解有误)
3.C(“有力促进了社会道德的进步”分析有误)
二、(36分)
4.(3分)D
5.(3分)C
6.(3分)A(“就能称霸中原”理解有误)
7.(10分)(1)适逢荒年,(程大昌)拿出十多万钱,代交吉州、赣州、临江、南安等地折合为丝织品的夏税。(大意2分, “歉” “输”“折帛”各1分)
(2)现在各方面审理案件依例打算赦免死罪,我认为有关部门应当信守法令,皇上审察可以赦免就赦免他。(大意2分,“谳狱”“拟”“贷”各1分)
8.(6分)从劳作、纳赋、生活三方面表现田家之苦:早出晚归的繁重劳动之苦,负担沉重的赋税之苦,骤雨夜至、灶下生泥的生活之苦。(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9.(5分)表达了诗人对农民悲苦辛酸生活的深切同情。(2分,意思对即可)作者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平实叙述、具体描绘、结句议论来表达的。(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10.(6分)(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3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三、(25分)
11.(25分)(1)(5分)答D给3分,答E给2分,答C 给1分,答A、B不给分。
(2)(6分)①使故事情节集中、紧凑;②有助于人物深层心理与高尚品质的发掘与发现;③反映春运买票难的现实,也是社会环境的折射。(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6分)男青年是一个衣着时髦、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品质高尚的人。这一人物、青年妇女和“我”相互映衬,有助于主题。(每问3分,意思对即可)
(4)(8分)①便于加快叙事节奏,迅速推进小说情节发展;②便于人物刻画上的灵活切换,适应不同人物的语言、心理、行为的描写需要;③便于简洁、清晰、准确地表达内容;④便于较快进入情境阅读,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四、(25分)
12.(25分)(1)(5分)①让材料更真实、准确,增强说服力;②突出搜索点击的高频率,表现了社会对屠呦呦获诺奖的高度关注。(第一点2分,第二点3分)
(2)(6分)相同点:两者都报道了屠呦呦获诺奖的消息。
不同点:①材料一重在介绍屠呦呦获奖后的社会反应;②材料二重在评价屠呦呦获奖的社会影响及意义。(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6分)①全球范围内新的抗疟疾药物的迫切需要;②大量人力物力投入,没有进展;③走访老中医,在翻查古方中获得灵感;④历经近200次的实验失败,仍不放弃;⑤经常在自己身上试验,有牺牲精神;⑥具有团体协作精神。(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4)(8分)①介绍了疟疾对人类的威胁及抗疟疾药物的研究情况;②介绍了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历程。(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作用:①丰富新闻内容,增强可读性;②深化新闻主题,展示新闻价值。(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五、(20分)
13.(3分)B
14.(3分)A.(B.语序不当,可改为“陈列展示、文物保护、科学研究”。C.成分残缺,可在“就业”后加上“目标”。D搭配不当,可在“高于”前加“这一比例”)
15.(3分)B
16.(6分)①如果只注重经济数量的增长 ②势必破坏自然环境  ③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每处给2分,意思对即可)
17.(5分)要点:大学生希望通过实习获得工作经验,用人单位对应聘大学生提出综合素质要求。(2分,意思对即可) 建议:高校要适应社会需求,要为大学生搭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平台,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3分,言之成理即可)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