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B 2.C 3.B 【解析】 1.试题分析:张冠李戴。“用农历划分的二十四节气”错,应是用阳历划分。。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对文章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带着思考题回到原文中,找到原句,结合上下句进行比较、理解,可以用假设代入法。无中生有。小雪、大雪反映的是降水现象,不是气温的变化。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A.绝对化。原文为“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紧密”而不是全部。 C.主观臆断。虽然节气反映的是典型北方气候特点,但说南方没有“惊蛰”是错误的(原文无据)。D.因果倒置。因为二十四节气内涵丰富,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所以才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B 5.A 6.D 7.(1)韩信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了,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 (2)我不敢逃跑,是追逃跑的人罢了(3)我也想向东部发展,怎么能郁郁长久待在这里呢? 【解析】 4.闻:使动用法,“使……听到”。 5.与“一军皆惊”无关且真心归汉。 6.言听计从只能说明萧何提出的意见对刘邦影响极大。 7.【参考译文】 韩信多次和萧何谈天,萧何也很佩服他。汉王的部下多半是东方人,都想回到故乡去,因此队伍到达南郑时,半路上跑掉的军官就多到了几十个。韩信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了,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赶。有个不明底细的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极为生气,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 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见汉王,汉王又是生气又是喜欢,骂道:"你逃跑,是为什么?"萧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你去追回来的是谁?"萧何说:"韩信啊。"汉王又骂道:"军官跑掉的有好几十,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大王假如只想老做汉中王,当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也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罢了。"汉王说:"我也打算回东方去呀,哪里能够老闷在这个鬼地方呢?"萧何说:"大王如果决计打回东方去,能够重用韩信,他就会留下来;假如不能重用他,那么,韩信终究还是要跑掉的。"汉王说:"我看你的面子,派他做个将军吧。"萧何说:"即使让他做将军,韩信也一定不肯留下来的。"汉王说:"那么,让他做大将。"萧何说:"太好了。"当下汉王就想叫韩信来拜将。萧何说:"大王一向傲慢无礼,今天任命一位大将,就像是呼唤一个小孩子一样,这就难怪韩信要走了。大王如果诚心拜他做大将,就该拣个好日子,自己事先斋戒,搭起一座高坛,按照任命大将的仪式办理,那才行啊!"汉王答应了。那些军官们听说了,个个暗自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会被任命为大将,等到举行仪式的时候,才知道是韩信,全军上下都大吃一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