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 (1)(2分)用典 借代 (2)(5分)同::都表现了景物的辽远和阔大的意境(2分);异:杜诗沉郁顿挫、慷慨悲壮,传达出对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1分),黄诗洒脱明快、奔放自然,表现诗人宽广的胸襟和豁达的情怀(2分)。 (3)(4分)①对公事(官场生活)的厌倦;②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热爱;③对世无知己(缺少知音)、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感慨;④对远离世俗(辞官还乡)、回归自然而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⑴辨乎荣辱之境 ⑸云归而岩穴暝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12.(6分)(1)这 条街道上万商云集,各式各样的小制品本身美丽动人,使我迷恋。(2)小男孩抛弃学业,成为廉价的劳动力让我同情、担忧,使我迷惘。(3)满街的小制品背后该有多少廉价的劳力在辛苦谋生,该有多少类似小男孩这样的失学孩子在辛苦生活,这使我迷乱。(4)结合末段,男孩以及类似的孩子们,他们的将来会怎样?他们的未来使我迷茫。(以上4点,答出其中3点即可。) 13.通过具体数字的描写,写出小男孩工作的廉价,表现他挣钱的艰辛。(2分)同时,更能写出我对此状况的震撼、意外,更能引发读者的同情与思考。(2分) 14.“手镯”是小男孩的工作对象,是作者集中描写的主体(回答“贯穿全文的线索”不给分);(2分)同时,作者借助手镯制作的艰辛、廉价,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对孩子现状、未来的担忧,是抒发感情的寄托物,以此为题,更能引人深思。(2分) 15.(6分)示例1:文章末段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文章集中刻画了小男孩的艰辛、廉价劳作,但是这样辛苦努力的工作能给他带来良好的生活吗?能实现到广州赚钱的愿望吗?文中已经暗示出这实际上并不可能。而小男孩又是放弃读书而加入到这样简单的手工劳作中来的,他的将来会有怎样的突破?文末的老人,也许是作者对小男孩这样的年轻人的警示,如果不读书,仅仅从事廉价的手工劳作,那么,这个老人可能就是他们的未来。因此,末段对老人的刻画是全文点睛之笔,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与暗示作用,写出作者对孩子未来的担忧与迷茫。如果删除,结尾过于仓促、突然。 示例2:文章末段有画蛇添足之嫌。文章集中刻画的是广州繁华的商业街,琳琅满目的小商品,以及由面及点刻画小男孩的艰辛、廉价劳作。通过这些描写,寄托作者对小男孩的同情、关注。但全文并没有安排伏笔来引出老人,因此,末段对老人的刻画显得过于突兀,与文章发展脉络不吻合。突然出现在小巷深处的老人,看上去过着一种普通、正常的生活,甚至显得闲适,这种生活未必不好,也未必就是小男孩的将来。因此该段显得多余,可以删除。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16.写诗动情在先或下笔后逐渐动情都值得肯定,不必强求一律。(2分)事例生动、具体、典型,说服力强;从不同角度举例分析,论证更加严密。(4分,每点2分) 17.⑴写诗时超脱现实,如入无人之境;⑵展开想象和联想,人事景物可触可感;⑶忘却世间俗务,进入梦一般美丽境界。(每点2分) 18.⑴由感而情,由情而诗,没有情就没有诗;⑵诗歌靠情感打动感染读者,作者用自己的火去点燃读者的火;⑶不管形式、风格如何变化,动情才是新诗的根本。(每点2分) 七、作文:立意参考:(7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