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河北省衡水市二中高一年级12月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6)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5-12-07 22:47
七、语用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15个字(每点2分,共6分)
霾作为一种自然现象,         ①             。一是水平方向静风现象的增多。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大楼越建越高,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展稀释。二是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污染物在正常气候条件下,从气温高的低空向气温低的高空扩散,逐渐循环排放到大气中。但是逆温现象下,低空的气温反而更低,                       ②               三是          ③             。近些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中机动车尾气以及其他烟尘排放源排出粒径在微米级的细小颗粒物大量增加。总之,悬浮颗粒物停留在大气中,当逆温、静风等不利于扩散的天气出现时,就形成霾。
八、作文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共60分)
俄国著名的小说家契诃夫曾经满含深情的对俄国作家蒲宁说:“我只害怕托尔斯泰。您想想吧,是他写出了这样的文字,说安娜感觉到,她看见自己的眼睛在黑暗中放光。”
蒲宁,这位在俄罗斯文坛一向清高、独来独往的贵族作家,对托尔斯泰也同样怀着这种高山仰止的敬意,他在回忆录中供述:“不知怎样的,这位老人还是让我害怕的。”
害怕,都是害怕。他们害怕这位文学巨人,害怕他有的父亲般的威严。
是的,害怕。我们太害怕了,害怕失去权势,害怕没有金钱……
可是,我们又太不害怕了。我们不害怕大自然,不害怕杜会的力量,不害怕真理,不害怕正义,不害怕良知……
当我们什么都不害怕的时候,什么事不敢做?当我们什么事都敢做的时候,我们还能怕什么?

衡水市第二中学15—16学年上学期二调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1、答案:C(呼朋引类:呼喊朋友,招引同类。多含贬义。A.浑金璞玉: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B显山露水:比喻显露才能,表现自己。一般用于否定式。此处属望文生义D.远求骐骥:骐骥,良马,到远方去寻求良马。比喻各处访求人材。不合语境。)
2、答案:C【答案解析】A语序不当,应是“识别、使用、传播”  B成分残缺,在"择优录取"后加"原则";搭配不当,"鼓励"改为"形成"  D“高雅、时尚、方便”不属于“功能和作用”
3、答案:A
4、答案B(B.古今义相同,都指“咬紧牙齿,形容非常愤恨”。A.穷困:古义,困厄,处于困境,走投无路;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C. “所以”,文中的意思是“用来”。D. “改错”句中指“改变措施”。
5、答案A(A.两个“乃”都是副词“就”。B.第一个“以”是连词,因为;第二个“以”是介词“用”。C.第一个“而”是连词,表修饰;第二个“而”是连词,表承接。D.第一个“以”:能够   第二个“以”:因为,介词
6、答案:C  解析:A项,“想一切从头开始”不当,应为产生了退隐的思想。B项,“对偶”错,由于有“兮”字,前后两句字数不相等。D项,不是“将自己与一般百姓形成对比”,没有对比。
7、答案B [“不能喻之于怀”应译成: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原句中“喻”是关键词,应译为“明白”。]
8、答案 :A     A项,“会”是“集会”的意思、
9.答案:B(A是最先“发难”的个例,C是在服务行业的表现,D是后果及影响。)
10.答案:D(“90后说话,前缀后缀经常是没完没了的‘然后’”是现象,是例子,不是导致“语言癌”产生的因素)
11.A(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和热议”是“击中命门”的结果,而非“迅速升温”的原因)
12、D(解析:预:参与。)
13、C(解析:如或近起林丛,未填坑谷,骇属车之后乘,犯官骑之清尘。小臣怯懦,私怀战栗。)
14、B(解析:根据原文“杂用汉仪,事难全采”,“而汉朝礼仪不能采用”是错误的,应是“也难全部采用”。)
15、(1)薛举在陇西超越本分称帝号,任用褚亮为黄门侍郎,委托他重要职务。(关键词:僭、以、机务;省略句兼倒装句:薛举僭号于陇西)(5分)
(2)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固,本来、当然。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都做动词用。虚诞,虚妄荒诞殇。妄作,妄造、没有根据。)(5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