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浙江省深化课程改革协作校2016届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6)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5-11-23 10:43

浙江省深化课程改革协作校 201611月期中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B (A.潜规则qián C.胡诌zhōu  D.曲突徙薪qū)
2.D (A.钢—刚 B.起—启C.艰—坚)
3.A(A.进而:表示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从而: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B.琢磨:思索,考虑。捉摸:猜测,意料(多用于否定式)。这里应用“捉摸”。C.毁家纾难: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用此属于望文生义。D.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这里应用“鱼目混珠”。)
4.D(A.搭配不当,删去“的生产量”。B.成分残缺,在“用户”后增添“提供”一词。C.语序不当,将“让奢靡浪费之风入侵文化领域,将真正的爱书之人拒之门外”与“ 让普通消费者的图书购买力大大下降”位置互换。)
5.(3分)示例:舍弃表面的浮华,追求生活的真谛(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等)。(解析:领悟关键词语,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哲理内涵。“花与果”是跟“表象与实质”相对应的。意对即可,不超过20字)
6.(4分)示例:(1)梦想是船,信念为桨,既可以劈波斩浪,也会倾覆大海。(2)梦想是鸟,信念为翼,既可以凌空飞翔,也会折翅殒命。(3)青春是纸,梦想为笔,既可以美丽如画,也会单调乏味。(解析:要明确题干中的要求,注意另选话题,运用比喻修辞;前两句是并列句式,后两句是“既……也”的句式,在语意上形成对比。)
7.(5分)示例:⑴爸爸,这个键叫求救键。您可以把我的手机号设为求救指定号码。如果您有急事或身体不舒服,只要在这个键上按一下,我就能知道您有事找我,就会马上赶过来。
⑵爸爸,这是个OK键。要是有人给您发短信了,您只要按一下这个键,手机就会把短信的内容读给您听;要是您一遍没听清,再按一下,它就会再读一遍。
(评分标准:两个键的功能解说清楚、全面,2分;表达得体,口语化,2分;语句通顺,1分)
8. B(在刘颁的记载中,“三百钱一斗酒”是丁晋公的看法,不能因此就说刘颁也执此观点)
9. C (说法绝对,原文是“不排除”,表示推测)
10.(3分)①唐代诗歌中的酒价用语袭用前人,并非实指;②史书记载时间与杜甫时代相距甚远,不足为据;③王夫之认为诗歌不具有实录精神,唐代诗歌中的酒价用语并非记实。(每点1分)
11.(2分)①叙述了居室条件的不如人意,但仍然选择这一房间,表现作者对“绿”的深深的喜爱之情;②为下文的“囚绿”作铺垫。(每点1分)
12.(4分)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衬托的手法(2分)。作者只瞥见绿“影”,便满心欢喜选定这房间,这是正面描写(1分);小伙计都感到惊奇是侧面衬托,以此表现作者对绿的钟爱(1分)。
13.(4分)①表现了“我”对绿色的留恋和喜爱(1分),也在为“我”的“囚绿”行为寻找情感的缘由(1分);②紧承上文,写出了芽苗等在不适宜生长的地方却展示出“生的欢喜”,表达对朋友残忍地剥夺了它们的生存权的不满(1分),为下文作者反省自己囚绿的举动作铺垫(1分)。(每点2分)
14.(5分)①全文以“见绿”——“赏绿”——“囚绿”——“释绿”——“怀绿”为行文思路,但“囚绿”是文章的核心事件(1分)。②在“囚绿”中作者发现了常春藤的特征——向往光明与自由、倔强、坚贞、永不屈服(1分),并从中得到启示,暗示了文章主旨(1分),“囚绿”写出了常春藤被囚禁的艰难状况(1分),这既是作者个人境遇的隐喻,更是民族命运的象征,更突出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精神(1分)。
15.(共5分,表明观点1分,阐明理由4分)
    【参考示例1】同意照亮民族心灵一说(1分)。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作为一个爱国作家,在“烽火四逼”的民族危亡时刻,赋予绿以时代需要的象征意义,让我们从绿的顽强抗争的性格、永向光明的执著中,感受到了民族的顽强性格,看到了民族光明前景的希望(2分)。在常春藤上寄寓了一个正直爱国者的情感和愿望,从中我们也体会到作者含而不露地抒发了对破坏和毁灭生命的侵略者的愤懑之情,窥见到他渴望光明与自由,呼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崇高的灵魂” (2分)。
【参考示例2】倾向于是作者理智与情感交锋的心灵独语(1分)。毕竟很多文章是作家个性的彰显,是作家心灵世界的折射。文章开头选择房间时情感上对绿的喜爱轻易地击溃了对小屋居住环境的理智判断,是审美的情感战胜了实用的理智(2分)。作者意识到囚绿是自私的,这是理智的作用,但还要“囚”绿,这里近乎病态的恋绿挫败了理智。而最后,有感于绿的顽强执着而终于“释”绿,则是情感和理智得到统一的结果(2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