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四川宜宾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12周周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8)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5-11-22 22:19
12.(1)A项3分,D项2分,E项1分,B.C不得分。试题分析:题中,B项错误在于,遗漏了原文“及其现代意义”等信息。C项错误在于,原文是“钱穆以这样最直接的方式”,而不是“直接宣布”。E项错误在于,钱穆之所以在香港这个殖民地上办学,不仅仅是尽自己的责任,根本原因是借办校之机,倡导中国文化,让青年人具有精神支柱,别忘了要做中国人。
(2)1.钱穆坚持一生穿中式长袍;2.钱穆在燕大教书时,不读英文的水电费催缴单;3.认为燕大各楼名字应该用中文,并为北大未名湖起名。4.钱穆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倡导中国文化,让流亡者别忘了要做中国人。(3点即可得6分)
(3)上联写钱穆平生治学宗旨及书斋岁月,希望通过历史研究,重铸民族精神,重新发扬光大民族灿烂文化;下联写钱穆前半生之选择及心怀故土乡魂的深情,表现了钱穆先生一生奔走大陆、香港、台湾,却始终不忘故土家园的情怀。这样一副挽联,是对钱穆一生最为深情和较为准确的概括。(上下两联的分析各3分,共6分)
(4)(以下答案任选一个即可,如两方面都谈到,酌情给分。)①钱穆的思想和观点值得肯定。在当时的世界形势下,捍卫自己的民族文化,体现的是经世救国的责任心。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潮流中,我们应该坚守和捍卫本民族文化,比如穿中式服装,起名要用汉字,过中国传统节日等,这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例如,现在有些企业喜欢为自己的产品起外国名字,这就是一种丧失本民族文化的体现。②钱穆的思想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因为他的思想和行为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但世界在发展,文化也要有交流发展,我们要用更开阔的视野、更宽广的胸怀对待本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吸取外来文化和文明的精华。比如他坚持使用汉字,现在英语成为世界性语言,完全不懂不看英语也不行。(观点2分,结合全文分析2分,联系现实举例并分析4分,共8分)
13. 【答案】D
14. 【答案】B(A“对祖先的缅怀和感恩”;C加大了……执法装备的质量;D “故意刁难”语意重复)
15【答案】D【解析】②句阐述诗歌的本质,排在最前,⑥①共同阐述诗歌与心灵的关系,③⑤共同阐述好的诗歌的作用,④得出结论
16. ①代际关系的不可选择性
②“孝”是每个人都必须终生面对的事情
③那个你一出生起就必须与之合作的人
17、【答案】
        不妥处       修改情况
“据景区办公室了解到” 删去“到”
“超过三万张以上” 删去“以上”
“游客们” 删去“们”
“仰慕” 改为“喜爱”
“合作” 改为“谅解”
18.作文:[写作提示]这是一则多角度立意的材料作文,命题意在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发现、体悟生命的价值,珍重生命。
    审题的关键在于三问三答的内涵,尤以大树的回答为主。针对小树关于怎样成长得健壮、完美的问题,大树的回答是要吃青山、白云、蜂鸣、蛙唱等,吸收大自然的精华;要吃鸟粪、腐叶等,吸收后可转化为成长所需的营养;(可联想到他人的批评)。要经受风雪雷电的洗礼,在挫折中经受磨炼;拒绝阴暗的情绪(愤世、抱怨),乐观向上、坚强。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四个写作角度。
具体的参考立意:(1)成长需要各种营养(包括物质营养与精神营养,如书本知识、师长教导与传授的经验、艺术与体育等);(2)要选择正确的人生态度(如乐观、坚强等),拒绝阴暗的情绪(愤世、抱怨)。(3)要经受风雪雷电的洗礼,在挫折中经受磨炼。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