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A项3分,D项2分,E项1分,B.C不得分。试题分析:题中,B项错误在于,遗漏了原文“及其现代意义”等信息。C项错误在于,原文是“钱穆以这样最直接的方式”,而不是“直接宣布”。E项错误在于,钱穆之所以在香港这个殖民地上办学,不仅仅是尽自己的责任,根本原因是借办校之机,倡导中国文化,让青年人具有精神支柱,别忘了要做中国人。 (2)1.钱穆坚持一生穿中式长袍;2.钱穆在燕大教书时,不读英文的水电费催缴单;3.认为燕大各楼名字应该用中文,并为北大未名湖起名。4.钱穆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倡导中国文化,让流亡者别忘了要做中国人。(3点即可得6分) (3)上联写钱穆平生治学宗旨及书斋岁月,希望通过历史研究,重铸民族精神,重新发扬光大民族灿烂文化;下联写钱穆前半生之选择及心怀故土乡魂的深情,表现了钱穆先生一生奔走大陆、香港、台湾,却始终不忘故土家园的情怀。这样一副挽联,是对钱穆一生最为深情和较为准确的概括。(上下两联的分析各3分,共6分) (4)(以下答案任选一个即可,如两方面都谈到,酌情给分。)①钱穆的思想和观点值得肯定。在当时的世界形势下,捍卫自己的民族文化,体现的是经世救国的责任心。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潮流中,我们应该坚守和捍卫本民族文化,比如穿中式服装,起名要用汉字,过中国传统节日等,这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例如,现在有些企业喜欢为自己的产品起外国名字,这就是一种丧失本民族文化的体现。②钱穆的思想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因为他的思想和行为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但世界在发展,文化也要有交流发展,我们要用更开阔的视野、更宽广的胸怀对待本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吸取外来文化和文明的精华。比如他坚持使用汉字,现在英语成为世界性语言,完全不懂不看英语也不行。(观点2分,结合全文分析2分,联系现实举例并分析4分,共8分) 13. 【答案】D 14. 【答案】B(A“对祖先的缅怀和感恩”;C加大了……执法装备的质量;D “故意刁难”语意重复) 15【答案】D【解析】②句阐述诗歌的本质,排在最前,⑥①共同阐述诗歌与心灵的关系,③⑤共同阐述好的诗歌的作用,④得出结论 16. ①代际关系的不可选择性 ②“孝”是每个人都必须终生面对的事情 ③那个你一出生起就必须与之合作的人 17、【答案】
具体的参考立意:(1)成长需要各种营养(包括物质营养与精神营养,如书本知识、师长教导与传授的经验、艺术与体育等);(2)要选择正确的人生态度(如乐观、坚强等),拒绝阴暗的情绪(愤世、抱怨)。(3)要经受风雪雷电的洗礼,在挫折中经受磨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