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二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予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吾子行厚而辞深,凡所作皆恢恢然有古人形貌;虽仆敢为师,亦何所增加也假而以仆年先吾子,闻道著书之日不後,诚欲往来言所闻,则仆固愿悉陈中所得者。吾子苟自择之,取某事,去某事,则可矣;若定是非以敎吾子,仆才不足,而又畏前所陈者,其为不敢也决矣。 苟亟来以广是道,子不有得焉,则我得矣,又何以师云尔哉?取其实而去其名,无招越蜀吠怪,而为外廷所笑,则幸矣。 12.根据“材料二”第二段画线内容,写出一个四字成语。(2分) 13.根据“材料二”用自己的话解释最后一段“取其实而去其名”一句中“实”和“名”的含义。(4分) 14.结合以上两个材料,简要概括柳宗元拒绝做老师的原因,(6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15—18题。 水调歌头① 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②,谈笑静胡沙③! [注] ①此词为作者退居太湖边的卞山时所作。②东山老:指东晋名臣谢安,曾隐居东山,故名。他是历史著名的以弱胜强战例——淝水之战的总指挥。③胡沙:即“胡尘”,指代北方各民族发动的战争。 15.下列对本词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秋色渐将晚”,描写暮秋的景色渐渐呈现出苍老深暗的颜色。 B.“拼却鬓双华”句,意为毕生奋斗,终于赢得光华似锦的晚年。 C.作者所居并不靠海而临太湖,“沧海”指烟波浩渺的万倾湖光。 D.“边马”“胡笳”,勾勒出马蹄踏踏、羌管悠悠的北方边地景色。 16.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窗”两句,写花木掩映的山屋、倾仄的小路,幽雅的景物衬托主人公的品格。 B.上片三层,先写一景,再设一问一答,一波三折,如三叠之瀑,曲尽回荡之美。 C. 一个“恨”字,笔落沉重,倾注着诗人,满腔的郁愤,成为笼罩全篇的情感基调。 D. 论者以为,叶梦得词风格颇似苏轼,而这首词从风格看也确实应属于“豪放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