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4)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5-10-19 20:22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由于感到美国对中国崛起面临________的问题,日本借钓鱼岛问题试图修宪,行使所谓“集体自卫权”,组建“钓鱼岛专属部队”……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军国主义已有________之势。中国人民对日本的挑衅行径保持警惕是________的。
A.鞭长莫及   死灰复燃   无可非议     B.望尘莫及   东山再起   无可非议
C.鞭长莫及   死灰复燃   无可厚非     D.望尘莫及   东山再起   无可厚非
13.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1)我喜爱青衣的凤头绣鞋,绿裙衩里露出的红里子;我喜爱花旦的兰花指、甩水袖、水上漂样的小碎步,以及________、缠绵悱恻的唱腔。
(2)如今的书坛画坛________,且到处是圈起来的围墙篱笆。若去看看那些展览,你悲哀的并不是这些艺术家,而要浩叹这个时代的荒芜来了。
(3)但母亲斑白的双鬓分明让我感到她一个人的冬天已经来临。隔着三十年这样的人生距离,我感觉着母亲独自在冬天的透心寒冷。我________
A.不瘟不火              鱼目混珠              无能为力
B.不温不火              鱼龙混杂              爱莫能助
C.不瘟不火              鱼龙混杂              无能为力
D.不温不火              鱼目混珠              爱莫能助
1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国务院常务办公会做出“扩大房地产税试点范围”的决定后,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经着手开展“房产税试点扩围”候选城市的筛选。
B.近年来,家庭生活剧呈“井喷”之势,这既是大家竞相模仿复制的结果,也是由于对涉案剧、宫斗剧的限制,使得很多编剧把家庭生活剧作为首选。
C.新近出台的进口、信贷以及PMI等前瞻性经济数据表明,在经历了两年的增速下滑后,中国经济正在走出下行区间,回升态势已经确立。
D.近年来,党和政府对农民工群体日益重视,不仅创造条件让他们更多参与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而且帮助他们解决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本次展览征集了近千幅家庭老照片,这些照片是家庭生活的瞬间定格,却无不刻有时代的痕迹,让人过目难忘。
B.运动员的高超技能可以通过日常的刻苦训练获得,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却要通过临场的无数竞技才能练就出来。
C.在质量月活动中,他们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进行了综合治理,尤其加强了对工艺流程、验收程序的监控。
D.为了丰富城市生活,市政公司全面规划,修建了三个文化广场,其中一个是将二十多米的深坑夷为平地而建成的。
1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独创“谭腔”的谭鑫培,是京剧历史上最伟大的表演艺术家之一。如果用诗歌史上的伟大诗人作比,那么他就最接近于杜甫:________。他就恰如杜甫的艺术精神在清朝末年的化身,________,所以追随者众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中国传统诗论中最受重视的“风骨”,也正是谭鑫培所具有的风骨。
①不但在精神与美学上与之相通,还为后人打开了艺术表现上的极大空间
②仅有苍劲,不是杜甫,不是谭腔
③只有融悲凉与苍劲为一体,把两者天衣无缝地融入跌宕起伏的音韵旋律中
④含蓄蕴藉,沉郁顿挫,风气端翔,光英朗练
⑤才是杜甫,才是谭鑫培
⑥仅有悲凉,不是杜甫,不是谭腔
A.①④③⑤⑥②      B.①⑥④②⑤③     
C.④③②⑥①⑤      D.④①⑥②③⑤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厌憎的恶草,变成了唐人亲近的美饰,其过程是值得追究一下的。
①榝,就是茱萸 ②显然认为榝是不配盛于香囊佩于君子之身的一种恶草 ③屈原在《离骚》里曾说“椒专佞以慢慆兮,榝又欲充夫佩帏” ④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⑤千年之后,到了唐人的笔下,茱萸的形象已经大变 ⑥杜甫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都是吟咏重阳的名句
A.①③②⑤④⑥      B.①③②④⑥⑤     
C.③②①⑥⑤④      D.③②①⑤④⑥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让公交车等一等他妈妈,过了一分钟,孩子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埋怨,说母子俩耽误了大家时间。这时,那位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沉默了。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立意完成写作任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