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5)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5-10-14 20:01
语文月考参考答案
1、答案:C(弭:平息、消除)
2、答案:B
3、答案:A(察:考察后予以推举。举:推选,推荐。“察”“举”与“擢“的含义不同)
4、答案:C(“牙兵”是亲兵或卫兵,不是“将领”,另后一个事例不是李清臣为人宽洪、不忌恨害人的体现)
5、答案:现在恢复了用词赋选用士人但士人并不知道劝勉,撤消了常平之官但农民并不富裕。(5分。“复”“劝”“罢”各1分,句意2分)
6、答案:曾经被舒亶弹劾,等他任尚书时,舒亶因贪赃被治罪,李清臣独独替他申冤并予以救助。(5分。被动句1分,“申救”1分,句意3分)
参考译文:
李清臣字邦直。七岁就知道读书,每天读书几千字。他家有客人从京城来,和他哥哥谈到佛寺遭火灾,李清臣在傍边插嘴说:“这就是所谓灾,可能是为害人民太甚,老天要儆戒吧?”他的哥哥惊异地说:“他一定会光大我家门户。”
治平二年,应秘阁考试,欧阳修说:“不把李清臣放在第一,就荒谬了。”当时大雨成灾,几次出现灾异,议论此事的人归罪于濮王之议。到朝廷对答之时,有人说:“应该用《五行传》说的‘简宗庙,水不润下’为证,一定能擢取上等。”李清臣说:“我不相信。民间难道没有疾苦可以上奏的吗?善于制止天地灾异的人,不是去制止灾异本身,而是要解除百姓的疾苦而已。”对策被选中入等,名声很盛。英宗说:“像李清臣这样的人,公议都认为可用,难道能因为是亲戚就压抑他吗?”不久下诏推举馆阁官员,欧阳修举荐李清臣,得以任集贤校理。
绍圣元年,殿试考取进士,李清臣在策问中提问说:“现在恢复了用词赋选用士人但士人并不知道劝勉,撤消了常平之官但农民并不富裕,以赏赐土地的办法去柔服远方而异族的患害并未平息,宽缓财利以方便百姓而商人的路仍不畅通。可行的就沿袭,不可行的就改革,惟求适中为贵,圣人也没有定规。”当时鄜延失陷金明寨,主将张舆阵亡,章惇大怒,建议把全军四千人都杀掉。李清臣说:“现在如果把官吏士兵都杀掉,以后出现主将战死的情况必然会全军降敌了。”于是只杀了牙兵十六人。仆射韩忠彦和他有勾结,专听他的话,排挤范纯礼、张舜民,不让吕希纯、刘安世入朝,都是他的主意。不久,李清臣被曾布陷害,出朝为大名府知府而去世,享年七十一岁。追赠金紫光禄大夫。
李清臣早年因诗词文章好被神宗所赏识,修建大理寺,修筑都城,都叫他作记,文章简洁厚重而气势宏放,文体自成一家。他为人宽厚,不忌恨害人。曾经被舒亶弹劾,等他任尚书时,舒亶因贪赃被治罪,李清臣独独为他辩护救他,说:“舒亶的确不像样子,但说他贪赃是不可以的。”他出身贫困,保持节俭以自爱,到富贵仍不改变。但他的志向在于追求利禄,一心想当宰相,所以行为错谬,最终不能如愿而死。
7、【答案】B【解析】“论”是“评定”之意。
8、【答案】B【解析】选项中,①和②是保持一致的。所以①和②只需要会判断其中一句即可。①中指王尧臣为了避嫌,就把刘敞排为第二名。"以"字是介词,表原因,"因为"的意思,而"且"要么递进要么并列要么让步,这里都不通。排除AC。直接看③。③中刘敞陪伴英宗读书,利用历史故事和典籍来讽谏的意思,"因"和"所"都有凭借的意思,但是这句凭借的内容在前,行为目的在后,用"因"字比较恰当。"所"引导的凭借,往往凭借的内容在后。
9、答案:C
10、【答案】D 【解析】考查文意理解、疏通能力。A提到征作他用、经过努力与归还百姓三点,一头一尾都能在文中找到对应,经过努力体现在"发运使争之"。发运使是官名,他不同意刘的做法,但"卒以予民",可见是刘使他折服,自然刘也是经过努力的了。B中任职地扬州与永兴军(西安)都是对的,扬州雷塘一事,永兴军范伟一事,都可说明"为当地做了不少实事"。C主要是翻供,这一点在"即变前狱"中非常明显。D中"犯颜直谏"错误,而是用典籍和历史故事来"讽"谏。
11、【答案】(道路)非常笔直、好走,用不到几日便可抵达中京,因为什么缘故要走这条路呢?【解析】关键字词“径”,名词活用为形容词,翻译为“笔直的”(1分);“易”,与语境切合,翻译为“好走”;(1分)“道”,名词作动词,翻译为“走”(1分);句意2分。
12、【答案】英宗起身改变容态,知道刘敞是用义理劝谏。皇太后听说这件事,也十分欢喜。
【解析】关键词“竦体”(竦,伸长脖子,提起脚跟站着。竦体:起身,表示敬畏。)、讽(劝谏)各1分,句意3分。
【参考译文】
刘敞,字原父。是临江新喻人。庆历年间进士,廷试时得了第一名。编排官王尧臣,是他的内兄(妻子的哥哥),为避嫌疑就将刘敞列为第二名。(刘敞进士及第之后)任蔡州通判,一直升到集贤院学试,考功员外郎。
刘敞奉命出使契丹,他向来熟悉山川道路,契丹向导给他引路,从古北口到柳河,弯弯曲曲走了近千里,想要夸耀契丹的险峻遥远。刘敞质问翻译说:“从松亭赶到柳河,路途短而且容易走,用不了几天就可抵达中京,为什么要走这条旧道?”译人向导相互看着,又惊又愧的说:“确实如此,只是通好以来,设置的驿道就是这样的,不敢擅自改变。”顺州山地中有一种奇异的野兽,长得像马却能捕食虎豹,契丹人不能识别它,问刘敞。刘敞回答说:“这就是传说中的駮。”并说明它的声音形状,并且背诵《山海经》和《管子》中的描述晓谕他们,契丹更加佩服他。出使回朝,请求出任扬州知州。
扬州的雷塘,即是汉代称雷陂(的地方),以前是民田。后来官府用来蓄水而不用其它地方的田来补偿,许多农民没有田耕而失业。然而雷塘已经决口破败不能再蓄水漕运了,州府决定重新开垦为农田。刘敞根据唐代的旧田契,全部发还给农民,发运使为此争论不同意,刘敞最终还是把田地还给了农民。天长县审问王甲杀人一案,随后定案,刘敞看案卷觉得有怨情,王甲害怕狱吏,不敢为自己申辩。刘敞将此案交付户曹杜诱,杜诱不能查实平反,而强加的罪名更加牢固。将要批决定罪,刘敞说:“此案冤枉。”并亲自审问王甲。王甲得知能为自己伸冤,才敢以实相告,原来杀人的是富人陈氏。此事(在民间)传开,都认为刘敞神明。
刘敞因为议论政事与众人相违背,请求任永兴军知军,授为翰林侍读学士。大户人家范伟以奸诈手段获取利益,贪污同姓各户的赋税五十年,挟制官府,几次犯法。刘敞极力惩治范伟的罪行,范伟伏罪。还未给范伟施刑,刘敞被召回朝廷,判三班院,范伟马上推翻前案,过四五次,最终将他交御史判决。
刘敞侍奉英宗讲读,每次讲解造字时引经据典,用委婉的言词进谏。当时两宫正有小人挑拨离间,进谏的人有时揭发别人的过失而过分直率。刘敞讲读《史记》,读到尧把天下授给舜时,拱手而说:“舜在微贱之时,尧将帝位禅让给他,天地享有,百姓爱戴,没有别的道理,只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品德,光照天地罢了。”英宗起身改变容态,了解到刘敞是以义理劝谏。皇太后听说了,也十分欢喜。
长期的劳作使刘敞眼睛昏花,几次准予休假。皇帝一向看重刘敞的才能,每次宴见其他学士,一定询问刘敞身体是否安好,皇帝新吃到橙子,命人赐给他。疾病稍好期间,又请求出任外职,任为汝州知州,随即改任集贤院学士、判南京御史台。熙宁元年去世,享年五十岁。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