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江西省三校2016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7)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5-09-16 20:31
13.A (“老气横秋”可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用在A句中是恰当的。B黍离之悲:表示家国残破之痛。用错对象。C出言无状:说话超越本人的身份.地位,放肆,没有礼貌。句中误作为遇事紧张,不会说话。不合语境。D.东山再起,泛指失势后重新得势。此处应为贬义词“死灰复燃”。)
14. D   解析 A.句式杂糅,“其目的”与“旨在”杂糅。B.成分残缺,“学习时间”后面应该加上“的良好习惯”。C项,语序不当,应把“不仅让一个个家庭支离破碎,而且让多名无辜孩子的生命离我们远去”改为“不仅让多名无辜孩子的生命离我们远去,而且让一个个家庭支离破碎”。
15.C  解析: 整段文字都在谈父亲教育的职责,先用母亲的比喻加以区分,然后依次写父亲教育的内涵,冒号连缀③②,②是对③的解说。 
16.阅读一首好诗(1分),一定会让人在眼前浮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或场景(1分),使人沉醉其中(1分),独自感受其中的妙处(1分),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1分)。
17.第一,沟通。因为不了解而误解,误解而心生间隙。沟通可以让彼此增进了解,消除误解。
第二,约定。室友共同制定寝室公约,比如有关作息时间、卫生值日等方面的规定。(没点给3分)
18.【作文评卷参考意见】
  1.立意方面:
  A.紧扣材料内容关键词“自拍美颜与真实美”去立意,为符合题意类。
  B.紧扣材料含意“形象与美”去立意,为符合题意类。
  C.脱离材料中自拍美颜与反美颜的社会现象,单谈“真实、真相、虚假与真相”为基本符合题意类。
  D.脱离材料中自拍美颜与反美颜的社会现象,单谈“容貌美丑、以貌取人、外在与内在”为偏离题意类。
  2.内容方面:
  A.由“自拍美颜”悦己悦人,延伸到“善意地适度美化真相(真实)而不伤害他人或公众利益”,从可见或不可见角度去选材行文,为符合题意类。
  B.由材料延伸探讨“形象与美”,围绕“追求美的形象不能脱离真实(真相)”去立意,从可见或不可见角度去选材行文,为符合题意类。
  3.语言方面:
  A.考生自选文体与文体语言特征相符合即可。
  B.考生创新的文体,要求语言得体即可。
  C.语句流畅,没有病句即可。
【参考译文】
    望诸君乐毅于是派人向燕惠王献上自己的书信,信中回复道:“我不才,没有铭记先王的教诲,来顺从您左右人的意愿;又深恐回燕会获得杀身之罪,以至损害先王的明鉴和您的仁义名声,所以逃奔到赵国。如今您派使者数说我的过失,我怕您左右的人不能明察先王为什么要厚爱、任用我的缘由,同时也怕您不明白我为什么要事奉先王的用心,所以大胆写信回答您。
    我听说过,贤明圣哲的君主,不把爵禄私自赐给亲近的人,而只把它赐给功劳多的人;不拿官职赐给所喜欢的人,只把它给予足以胜任的人。所以,能够在考察后,认为对方确有才能,才授予官职,这样的君主,才是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的君主;考量对方的德行,认为可以结交然后才和他结交,这样的士,才算是能够树立名声的士。我就自己所学的来观察,先王的行为措施,有高出当时一般君主的理想,所以我在持魏节出使燕国时,能被燕国察知、了解。先王对我过分抬举,把我从众宾客之中提拔起来,让我担任亚卿。先王命令我说:‘我对齐国有蓄积得很久很深的仇恨,我没有度量力量的轻微薄弱,想找齐国报仇。’我回答道:‘齐国有争夺霸业的经验和争战屡胜的优势(影响至今,不可轻视)。同时,齐国将士熟悉兵法,擅长战事。您如果要攻打齐国,就必须汇合诸侯各国的力量来对付它;而汇合天下诸侯各国来对付它,没有比直接联络赵国更好的了。会约楚、赵、宋戮力同心,四国一起攻打它,齐国一定会大败的。’先王以为这个意见对,就交给我符节,叫我往南出使到赵国。到完成使命回来报告后,便起兵同诸侯各国一起攻打齐国,取得大胜。而且轻装精锐的士卒,直捣齐国的国都。齐湣王逃遁到莒地,仅仅保全住自己的一条命。珠玉、财宝、兵车、铠甲以及珍贵的器物都收到燕国来了。自从五霸以来,功业没有赶得上先王的了。先王以为志愿得到了满足,认为我没有辜负使命,所以割地而封赏我,使我能得到相当于小国诸侯一样的地位。我不才,自认为接受先王的指令教诲,可以侥幸而无罪过了,所以接受了封赏而没有辞让。
    我听说贤明圣哲的君王,建立起的功业不会废弃,所以把它记载于史书;有先见之明的人,成就了盛名而不会败坏,所以能被后世称颂。象先王那样报仇雪耻,平服具有万乘兵车的强国,得到齐国八百年累积的财富。到了去世之时,还留下叮嘱后人的遗训。我又听说,善于创始的不一定善于完成,有好的开头的不一定有好的结局。以往伍子胥的意见被阖闾采纳,所以阖闾能远征郢都;夫差却不是这样,相反他把伍子胥的尸体装在革囊里,抛到江中。吴王夫差没有觉悟到子胥劝他灭越的意见具有先见之明,可以建立大的功业,所以把子胥的尸体抛到江中而不知道后悔;伍子胥呢,没有早早看到阖闾和夫差二王胸怀度量不同,所以被抛到江里还不知改变。
免于杀身之祸,保全过去的功劳,以表明先王知人善用的业绩,这是我的上策;遭受诋毁、侮辱性的诽谤,致使先王明鉴之名毁坏,这是我最为不安的;面临无法预料的重罪,又想侥幸助赵伐燕以自利,这种不义的事,我是决不敢做的。
    我听说,古代的品德高尚的人,即使和朋友绝交,也不说别人的坏话;忠臣被迫离开自己的国家,不需洗刷自己的名声。我虽不才,却多次承受过君子们的教诲。恐怕您听信左右人的话,而不明察被您疏远的人的行为,所以大胆写信答复您,希望您仔细想想吧!”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