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浙江省瑞安中学2016届高三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5-09-06 10:26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照玄上人诗集序   
刘基
予初杭时,求士于郑希道先生。先生为余言,照玄上人之为诗,雄俊峭拔,近世之以能诗名者,莫之先也。余素知郑君善鉴而言不过,心常怀之。及访于杭人,无能言上人之能诗者,心窃怪之。及余徙居白塔之下,而上人乃住持万松岭之寿宁寺,于是始得遍观其所为诗。盖浩如奔涛,森如武库,峭如苍松之栖县崖,凛乎其不可攀也。而忧世感时之情,则每见于言外。呜呼!是宜不以诗闻于杭之人矣!
夫诗何为而作哉?情发于中而形于言,《国风》、二《雅》列于六经,美刺风戒,莫不有裨于世教。是故先王以之验风俗、察治忽,以达穷而在下者之情,词章云乎哉!后世太师职废,于是夸毗戚施之徒,悉以诗将其谀,故溢美多,而风刺少。流而至于宋,于是诽谤之狱兴焉,然后风雅之道扫地而无遗矣。今天下不闻有禁言之律,而目见耳闻之习未变,故为诗者莫不以哦风月、弄花鸟为能事,取则于达官贵人,而不师古,定轻重于众人,而不辨其为玉为石。惛惛怓怓,此倡彼和,更相朋附,转相诋訾,而诗之道无有能知者矣。然则上人之不以诗称于今之人,不亦宜哉!  
呜呼有伯乐而后识马有匠石而后识梧槚自古以及于今伯乐几人匠石几人耶抱奇材而不遇以泯死者不少矣。予既重上人之诗,而又悲夫人之不知郑先生之为伯乐、匠石也,故为序其端焉。
【注解】①武库:储藏武器的仓库。此喻其诗歌之富于才识,于各体制无所不能。②太师职废:指停止采诗。③夸毗:谄媚,卑屈。意谓或以大言夸之,或以谀言阿附之。戚施:驼背,腰直不起的人,以喻谄谀献媚之人。④惛惛怓怓:喧扰争吵。⑤诋訾(zī):诽谤非议。⑥梧,梧桐。槚,即楸树。
1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素知郑君善鉴而言不过        过:过分
B.峭如苍松之栖县崖              县:同“悬”
C.悉以诗将其谀                  将:助长
D.于是诽谤之狱兴焉              狱:监狱
17. 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无能言上人之能诗者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是宜不以诗闻于杭之人矣     不赂者以赂者丧
C.莫不有裨于世教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D.取则于达官贵人,而不师古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写出了杭州诗坛一个怪现象:照玄上人之诗情辞并茂,“忧世感时”之情常溢于言表,却受到杭州人的冷落,而不为人知。
B.作者认为诗歌从宋代开始溢美多,讽谏少,形成了吟风弄月、取媚达官贵人,更相朋附、不问诗歌好坏的诗风。
C.作者把诗序的写作与对当时诗坛的尖锐批评巧妙地结合起来,因而自然激发了读者要读一读本诗集的兴趣。
D.全篇行文流畅,夹叙夹议,引人入胜,在针砭时下诗风格调低下的同时,赞颂了照玄上人高尚的诗品,同时也凸现出照玄上人卓荦不群、刚正不阿的人品和节操。
19.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3分)
呜 呼 有 伯乐 而 后 识 马 有 匠 石 而 后 识 梧 槚 自 古 以 及 于 今 伯 乐 几 人 匠 石 几 人耶 抱奇 材 而 不 遇 以 泯 死 者 不 少矣。
20.把文言文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⑴近世之以能诗名者,莫之先也。(3分)
                                                                               
⑵然则上人之不以诗称于今之人,不亦宜哉!(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7分)
                             宿业师山房待丁公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21.请赏析颔联中“生”“满”两字的妙处。(3分)
                                                                              
 22.对尾联中诗人表现出来的心态,有人认为是焦急,有人认为是平和。你认为是哪一种?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三)经典文化名著赏析(6分)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23.上述材料可能选自下列哪部著作(3分)
A.《墨子》       B.《庄子》       C.《论语》       D.《韩非子》
24.上述材料对“仁义礼信”等品质持何态度,试作分析。(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           。(杜牧《阿房宫赋》)
(2)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            。(王勃《滕王阁序》)
(4)            ,其正色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庄子·逍遥游》)
(5)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杜甫《旅夜书怀》)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1)恕自己一过,则万过由之而生。     ——苏格拉底
    (2)我可以原谅任何人的过错,但自己的除外。     ——卡托
    (3)不要和自己过不去。   ——新浪微博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