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无锡市、苏州市省级重点高中2016届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4)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5-08-16 22:16

无锡市、苏州市省级重点高中2016届摸底联考测试(一)
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1.(3分)D(解析:①渗透:逐渐进入,多用于抽象事物;渗入:无孔不入地钻进去,多含贬义;②此处应为“南柯一梦”,黄粱美梦:做了一场好梦。比喻虚幻的梦想。与“南柯一梦”都可比喻虚幻的事情一场空。但黄粱美梦指美好境遇的梦;南柯一梦泛指一场梦;并不特指好梦或恶梦。③徘徊:(1)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2)比喻犹豫不决;(3)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徜徉,也作“倘佯”。①徘徊;自由自在地行走:徜徉花市,美不胜收。②彷徨,心神不宁:徜徉若失。)
2.(3分)D
3.C
4.(3分)D
5.(3分)A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6.B(3分。治理)
7.C(3分。应为“近代以来,官员从未有像他这样胆略正强,名望气势正稳,却能自己引退的”)
8.(1)应交纳赋税的民户相差很远,无法让他们公平分担,因此拖欠的赋税连年累积,百姓被鞭刑追偿。(4分。每句1分)
(2)崔公就选了一名大官,揭发了他的贪赃罪行,对其余违法的小官立案查处,所到之处官员都很惊慌。(3分。每句1分)
(3)然而对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能以说理来分辨的,他没有不立即改变自己意见的。(3分。每句1分)
9.“心知其不然”是因为元稹了解事情缘由及崔公为人,但“惑于众口”是因为负气势者众口一词,借口又貌似有理。(3分。每点1分)
三、10.(1)(2分)(我)听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缺少对象或被贬不给分)
(2)(4分)①为好友感同身受的真挚友情;②为好友因自己被贬而生的悲愤;③为自己与好友同是“笼鸟槛猿”(或同处被贬的境遇);④为自己给病中的好友带来的悲愤(或伤痛)。(友情、悲愤、境遇各1分,答对四点给满分)
(3)(4分)元诗末句融情于景,将对好友被贬的悲愤和病中凄苦的心情融于凄清景象的描写中,言有尽而情无限(2分);白诗末句直抒胸臆,直接抒发出与好友被贬相隔不能相见的凄楚与无奈,感染力强。(2分)
四、11、(1)仓廪实而知礼节(2)为人性僻耽佳句(3)猿猱欲度愁攀援(4)万里悲秋常作客(5)静影沉璧(6)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7)辩乎荣辱之境(8)山河破碎风飘絮
五、12.视听相结合;反衬,以菊花的死反衬麦子的坚守;比拟;表达了对麦子的赞美和喜爱。(每点1分)
13.冬天:沮丧、不甘、无奈;(2分)麦子:自豪、愉悦、蔑视。(2分)
叙述人称: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直接、生动。(1分)
叙述语言:生动活泼,富有韵味。(1分)
14.内容上:插入了中国人和麦子结下的情缘,突出表现人与麦子之间的深厚情感;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2分)
结构上:启下,引出下文人们对于麦子的情结。(2分)
15.赞美麦子坚守不屈的品格;赞美麦子给人以希望与幸福;赞美农民坚韧和对生活的信念与希望。(每点2分)
六、16.因为老子认为文明的发展就是追求巧的过程(人企图用智慧、知识去改变世界,追求文明),(2分)而文明的发展需要靠机心,靠强为,(2分)这样就会带来虚伪欺诈,从而会严重破坏生命的和谐和人的本真状态。(2分)所以老子认为“慧智出,有大伪”。
17.①首先从“大巧若拙”体现了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引出本文论述的话题;(2分)②然后分别论述“大巧若拙”强调朴素纯全的美,突出道家哲学的“反智主义”倾向和中国哲学以天为徒的思想;(2分)③最后点明守拙是一种存在之道,更是一种人生境界。(2分)18.①要追求素朴纯全的美,讲求认知的神会;②提倡从天的角度认识智慧和事物;③反对欲望、享受和机心,提倡融于世界;④追求合乎本性的存在之道(人生境界)。(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七、作文分析
同学自行立意,紧扣材料内容即可。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