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015年山东威海市中考)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完成8-13小题。 (一)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①予观夫巴陵胜状 C.①微斯人 D.①南极潇湘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①前人之述备矣 D.①然则何时而乐耶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11.写出你对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解,并谈谈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才能做到。(2分) (二)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盍各言尔志? 13.请从文中任选一人,谈谈你对其“志”的理解。(2分) 答案: (一)(共8分) 8.D 9.B 10.我曾经探求古时高尚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 1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现实生活中必须要有坚定的主观意志。 (二)(共4分) 12.何不(为什么不)各人说说你们的志向是什么?(尔译为你不得分) 13.示例⑴子路:愿意把自己的车马衣服同朋友共同使用,坏了也没有什么不满。可看出他希望朋友之间重义气,轻财务。(立足朋友层面,限于“个人”的狭义) 示例⑵颜回:不夸耀优点,不把辛苦的事儿推给别人。可看出他希望每人加强自我修养。(立足于自我修养,上升到任我互动的层面) 示例⑶孔子:老者得以安养,朋友互相信任,青少年得到照顾。可看出他希望所有的人都得到关照。(兼济天下,最高境界) 【参考译文】 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子路说:“希望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使老人安享晚年;使平辈的人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 14.(2015年山东烟台市中考)文言文阅读(11分) 晋文公将与楚战城濮,问于咎犯①曰:“为奈何?”咎犯曰:“仁义之事,君子不厌②忠信;战陈之事,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辞咎犯,问雍季③。雍季对曰:“焚林而猎,愈多得兽,后必无兽。以诈伪遇④人,虽愈利,后无复。君其正之而已矣。”于是不听雍季之计,而用咎犯之谋。与楚人战,大破之。还归赏有功者,先雍季而后咎犯。左右曰:“城濮之战,咎犯之谋也,君行赏先雍季何也?”文公曰:“咎犯之言,一时之权⑤也;雍季之言,万世之利也。吾岂可以先一时之权,而后万世之利哉?” 【注】①咎犯:春秋时晋国的卿。②厌:满足。③雍季:春秋时期晋国大臣。④遇:对待。权:权宜,变通。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晋文公将与楚战城濮 B.战陈之事,不厌诈伪 C.虽愈利,后无复 D.城濮之战,咎犯之谋也 11.下列选项中的“以”与“以诈伪遇人”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C.虽不能察,必以情 12.翻译句子。(2分) 焚林而猎,愈多得兽,后必无兽。 13.晋文公不用雍季之计却赏赐他,从中可以看出晋文公是位 答案: 10.B(A项第一个“将”:副词,将要,第二个“将”:动词,带领;C项第一个“利”:名词,利益,第二个“利”:锋利,锐利;D项第一个“谋”:名词,计策,计谋,第二个“谋”:动词,谋划,商量) 11.A介词,用(B项动词,认为,C项介词,根据,D项表结果连词,以致) 12. 放火焚烧山林来打错,尽管暂时能打获到很多野兽,但是最终会到无兽可猎的地步。 13.深谋远虑(远见卓识) 【参考译文】 晋文公要在城濮和楚军交战,文公征询咎犯的意见,问咎犯:“这仗该怎样打?”咎犯说:“如果是做仁义的事,那就不该讨厌忠诚守信用;如果是和敌军开战,那最好是兵不厌诈。现在既然是和楚军交战,君王你就只管使用欺诈就可。”文王辞别咎犯后,又去请教雍季,雍季回答说:“放火来焚烧山林,尽管暂时能打获到很多野兽,但是最终会到无兽可猎的地步;用欺诈手段对付人,虽然一时能获得很多利益,但到最后一定会无利可图。所以君王还是正大光明行事为好。”文王没有听从雍季的话,而是采纳了咎犯的计策,和楚军开战时用计大败楚军。回国以后,嘉奖有功人员,首先是奖赏雍季,然后才奖赏咎犯。这时晋文公身边的人就说了:“我们之所以能在城濮之战中获胜,靠的是咎犯的计策。君王论功行赏为何将雍季放在最前面,这是为什么?”文公回答说:“咎犯的诈术,只是权宜之计,适用于一时战争需要;而雍季的忠信观点,则是符合长远的利益,我怎么能只看重权宜之计而轻视长远利益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