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作文 >

2021年全国新高考I卷作文解析及范文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1-06-16 08:2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材料的意思可以这样解读:人的身体每天都是变化的,眼睛不明亮可以变得明亮,耳朵不灵敏可以变得灵敏。但是如果生来身体就很强壮的人如果滥用强力那么他的强也会变弱,天生体弱的人如果勤苦锻炼也会变得身体强壮。强壮的人不必自喜,体弱的人也不必自我悲伤,先天的孱弱或许正是上天要引导我通过努力作为来变强壮。
综观全篇材料,重点和主要篇幅在后面的对比,体育只是引出后文观点的一个比方:人的身体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强弱只是暂时的,后天人为的努力可以改变先天客观的形势:滥用其强者会变弱,勤自锻炼者(比如体育锻炼)会变强,由此蕴含的第一层意思是后天努力可以改变先天条件,这是自立,是人定胜天的自信。“生而强者不必自喜,生而弱者不必自悲”,这是自信,是不认命不服输的自尊。“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我生来就弱,也许这是上天在暗示我要多加锻炼(深层义为后天的努力作为)让我变强。这是自信,是逆境中不甘沉沦、强手面前不怕失败的自强。从这三个层面综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自尊、自信、自强,是面对强者不怕挑战、面对困境敢于破局的志气和勇气。
追溯历史,中华民族五千年有过非常辉煌的成就,但也有过无数次艰难困苦、甚至亡国灭种的考验,但是英雄的中国人民从来不认命、不服输,“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即使是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掩不住他们光芒,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些民族英雄们一次次将中华民族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正是凭着这种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
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风雨,建党初期面对国民党的分裂行径和屠杀暴行,新生的政党幼弱的力量几至于牺牲殆尽,但是我们的党从血的教训中得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思想,打响南昌起义的枪声,从此有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支军队;国民党的封锁围剿使党和人民更加团结紧密,得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的正确思想。正是这样看似使力量削弱的忧患和考验才让共产党在幼弱中快速成长和壮大,又何尝不是“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呢?
再观照当今时代,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面临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兴科技飞速发展,后疫情时代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而目前中国因为各种历史原因导致的基础薄弱,国力尚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更是因为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不被西方国家认可接受而居于弱势地位。面对强国的咄咄逼人甚至凌霸围攻,我们不必妄自菲薄,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勤自锻炼”,化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就能一天天一步步变得强大。
题中材料来源于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写作的目的实是提倡体育锻炼,我们的议论文要就事论事、就事说理也必须紧紧扣住这一“体育之效”来谈。但是题目提示“以上论述具有启发意义”,“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和感悟”,言外之意很明显:不光只是就事论事,更应有启发性的感悟和思考,即拓展发散。唯有挖掘出题中的深层意蕴,文章意境才能开阔,眼界才能高远。
【立意】
1.生而强者不必自喜,生而弱者不必自悲;
2.强者如果滥用其强,最终也许会转为弱;
3.弱者如果不断努力,久之也会变强;
4.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应当用发展、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
5.强弱变化或转化的关键是勤自锻炼,增益不能,而不是等待机缘。
6.青年当自强,为国做栋梁。
7.将青春梦汇聚成中国梦。
8.追忆百年峥嵘,见证大国崛起。
9.强弱相对,应合理转化。

【范文1】
勤能补弱是良训,耕耘谦逊是强者
老鹰是天空之王,身来拥有俯瞰大地的大气,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的喙和爪子会老化,从而失去捕捉猎物的能力,弱者,只能静静地等待死亡。而不屈从命运安排的真正强者,则会用自己的喙狠狠地撞击坚硬的岩石,一次又一次,纵使鲜血淋漓,也要把喙撞掉,直到长出锋利的新喙,然后用喙拔掉老化的指甲,再长出新的羽毛,用凤凰涅槃般的意志重获新生。大自然如此,人类社会亦如此。
世界无时无刻不处于变化之中。强者会转化为弱者,弱者亦会变成强者。毛泽东说:“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弱者“勤自锻炼”自然“久之而为强”。年少瘦小的斯瓦辛格靠着持之以恒的刻苦训练,成为了众人皆知的“健美王”;因瘦弱矮小,被人嘲笑活不过20岁的地质学家竺可桢连夜制定锻炼计划,风雨无阻坚持锻炼,成了同学眼中“智体并重”的模范。毛泽东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他在晚年依然保持着锻炼身体的好习惯,60多岁故地重游长沙时,依然能够横渡湘江,攀登岳麓山,体力赛过在场的年轻人。“修己之道,以体为本”,或许我们“吾生而弱乎”,但若能坚持锻炼,长此以往,也定能养乎吾身,乐乎吾心,成为身心健康的强者。
强者的非凡之处在于强健的体魄,亦在于顽强的毅力与高瞻远瞩的魄力。也许你出身普通,没有丰厚的家底,丰富的人脉资源,但你能够勤于学习,把握机会,幸运之神也终将会眷顾你。华罗庚家境贫寒,初一辍学在家,在替父母站柜台的间隙里坚持自学数学,通过自学成才,成为了中外闻名的数学家,正如他自己所言“所谓的天才就是靠坚持不断的努力”。“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我们以学习为翼,在不断的积累中,开阔自己的视野,不局限于眼前的苟且,也不局限于自己的一方世界,志在千里,胸怀乾坤。
然而,当我们成为强者时,亦大可不必沾沾自喜,亦要谨记“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的忠告。曾经,“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言犹在耳,勤劳勇敢的中国人用自己的汗水与智慧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书写了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强国的新篇章。如今,我们亦要铭记“居安思危”的古训。安逸的生活,和平的年代,中国仍是全世界最具安全感的国家,这份安全感是坚守“人民至上”的决心,是泱泱大国舍我其谁的担当。领导人说“我们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机遇与挑战并存,青年如我们应脚踏实地,谦逊低调,为祖国的发展铸就铜墙铁壁。

【范文2】
强我体魄,寻理明志
强弱悲喜,腹中乾坤。再读毛主席《体育之研究》中有关“强弱”之语,字字珠玑,鞭辟入里。举茫茫人海之盾,觅芸芸众生之机,在寻理明志的青春征程中,奋斗的底色令人心潮澎湃。作为新时代青年,我认为我们更需要用体育的精魄来炼就我们的生命之光,以真我的实践来完成强国之志。因此,青年人要有志向,要用强健的体魄来成就青春的辉煌。
那么如何做到这些呢?答案当然是运动。让生命在不断运动中得以生长、升华,让生命在不断运动中变得更加挺拔,坚不可摧。
意大利杰出的画家达芬奇曾说过“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伏尔泰也曾说过“生命在于运动”。那么,何谓运动呢?从运动本身的释义来看,运动关乎体力和技巧,它是习惯约束的行为活动,通常具有竞争性。
我不禁为这样的释义感慨:我们的生命之机,我们的理想之志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当我们呱呱坠地之时,生命是柔软而又脆弱的。我们无法左右自己的生命,但我们会努力成长。我们的成长就是一个个身体体能和思想精神的进阶,通过不断地自立自强而走向丰富与成熟。身体和精神的不断健硕,我们品尝到了挑战人生之艰难,也品尝到了不懈奋斗的伟力。
君不见疫情之下,人民团结一心,积极向上的精神之花,它开得如此的火烈,从最初的猝不及防到而今的井然有序,我们读到了生命由弱变强的坚韧;君不闻稻花田垄中,华夏赤子一往情深,以顽强的生命之姿埋头深耕,其实践之音响得如此彻底,从最初的手捧肩扛到而今的机器轰鸣,农人欢笑,我们看到了万物都在蓬勃发展,看到了强健的体魄和精神带来的梦想和希望。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我们在运动,我们更在生长。我们热爱着我们的生命,我们期待强健我们的体魄,我们更期待锻炼我们的精魂,来书写青春之辉煌,强国之梦想。
作为高中生的我们,请自问:你体弱吗?如是,请重视体育锻炼吧!因为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你体强吗?如是,也请牢记: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生而弱者不必自悲。吾生而弱,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我们当以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强我体魄,炼我精魂,在不同的赛道和不同的征程中,不抛弃,不放弃,笑谈悲喜,以热烈奔放的姿态投身于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之中,拥抱生命,实现自我。
强我体魄,寻理明志。生命之光正从晨曦中走来,我们必将笑着抵达前方,让生命在运动中变得更加璀璨,让人生在奋斗中变得更加锦绣。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