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河南省郑州一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0-07-03 16:24
河南省郑州一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乡土美术”是当代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领域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潮与现象。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尤其是“左翼”美术运动及革命美术诞生以来,乡土美术一直以视觉图像的方式紧随现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乡土叙事也随之出现一种“生态转向”现象:乡村、城市、工业、环境等题材的图像叙事,呈现出更为强烈的生态观念意识。
对环境问题的批判,是“生态转向”的主线。随着生态环境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与恶化,中国艺术家敏锐地察觉到这种现象,并将其表现在艺术创作中。对动物权利的确立与保护,也是“生态转向”的重要内容。大量艺术作品都反映出中国当代美术创作对人与动物关系的反思与重构。占山的“众生”系列,延续着中国传统文化“众生平等”“万物一体”的伦理学立场。雕塑家曹晖“揭开你”系列作品,以牛、猪、羊等动物为对象,通过超级写实性的雕塑语言,精细而逼真地揭开动物作为“他者”的表皮。
对消费欲望的克制,是“生态转向”的精神指向。抑制过度消费的欲望,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成为中国当代生态美术的重要艺术倾向。魏怀亮以中国传统绘画为切入点,将高速公路、交通标识等现代生活元素符号用到中国传统水墨图像中,重点表现现代城市与交通设施占用自然环境的飞速扩张所引发的社会现象,从而引导人们思考现代社会发展对自然生态带来的创伤。如果说占山、王家增、余明等将忧虑的目光转向了大地干旱、工业废墟、生产与生活垃圾,那么,尚扬的“大风景”系列和“董其昌计划”系列则进一步从人类中心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立场中退却出来,试图遏制现代人过度生产与消费的疯狂欲望。
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建,是“生态转向”的主旨所在。德国当代思想家尤尔根·哈贝马斯曾提出,“我们不把自然当作开采对象,而试图把它看作(生存)伙伴”。经过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的现代化,中国文化开始重视重续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精神,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乡土艺术发展趋向看,从批判现实主义的社会反思和悲情书写,到人本主义式的生命颂歌和审美主义的风光描绘,中国当代乡土绘画最后必然向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味逐渐转型:一种展现天地人文和谐相处的“新乡土绘画”即将出场。
作为现当代中国美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当代“乡土美术”和“乡村叙事”在主题性创作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发生了视觉形态与精神内涵的“生态转向”。值得期待的是,随着社会发展模式的变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乡土叙事”,将更加自觉地完成向“新乡土”美术话语的“生态转向”。
(摘编自彭彤《乡土叙事的“生态转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使得“乡土美术”呈现出以图像叙事来表现中国社会现代性变革的特点。
B.中国传统文化中“众生平等”的伦理学立场,为占山的“众生”系列提供了批判环境问题的思想基础。
C.魏怀亮以中国传统绘画为切入点,表现当前社会现象,由此人们开始思考社会发展对自然生态造成的创伤。
D.当代美术创作在逐渐发生变化,对环境问题的批判、对消费欲望的克制、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建成为创作方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围绕着“生态转向”,从主线、精神指向、主旨三方面展开,较深入地阐述和揭示了本文的主题。
B.文章在论述“生态转向”的精神指向时,将占山等人的作品和尚扬的作品进行正反对比,说明尚扬的作品较注重对消费欲望的克制。
C.文章为了更具体、更形象地论述“生态转向”,使用了例证法和引证法,其中,引用了哈贝马斯的话,用来说明“生态转向”的主旨。
D.文章整体上呈现“总-分-总”结构,最后一段照应总结全文,再次指出当代美术创作中的“乡土美术”发生了“生态转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乡土叙事逐渐呈现出的“生态转向”趋势,这与我国的国家方针政策是密切相关的。
B.随着社会变革与实践,我国美术创作主题会随之发生变化;当代乡土叙事的“生态转向”趋势已经表明了这一特点。
C.中国当代乡土绘画最后必然向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味逐渐转型,是因为我国文化中有“天人合一”的传统精神。
D.中国当代“乡土美术”和“乡村叙事”已经发生了视觉形态与精神内涵的“生态转向”,而完成“生态转向”还需要一个过程。

答案:
(1)B
(2)B
(3)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每天,都有穿着不同平台各色工装的“骑手”们飞快地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人们司空见惯的这一街景是新业态高速发展的直观展现。无论是寒冬酷暑,还是国庆、春节,配送行业的工作者们始终在路上奔波,保证点餐者可以“饭来伸手”。
近年来,媒体曝出的配送行业的心酸新闻让人唏嘘。送餐员们台风天也疾行在马路上只为不被给差评,因为超时在电梯里号啕大哭……这样的故事,似乎在这个配送行业蓬勃发展的时代中屡见不鲜。
这份工作的苦涩一面,是送餐者常常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外卖晚了、凉了被投诉,客户一言不合就开骂……送餐员在外卖配送过程中所受到的误解与辛酸,外人恐怕难以体会。缺乏理解与尊重,是配送行业服务人员面临的普遍问题。
许多配送人员没有交通意外险、医疗保险,他们缺少话语权,工作起来也缺乏安全感。近乎严苛的时间评价体系,冲淡了配送员们在公共交通上的风险意识。配送员们慢不下的车速,成了如今城市交通乱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在权益保护上,配送员们又处于“半透明”的状态。比如:部分外卖平台采用众包方式,第三方公司不提供“五险一金”,劳动权益保障处于灰色地带。
外卖、快递行业都属于新经济业态,这些在法治与市场环境里成长起来的行业,不应当呈现粗糙、非规范化的管理环境。交通部门、劳动部门也应从源头上发力,规范和监督外卖服务平台和快递企业依法舍规与快送工签订用工合同等。
(摘编自常莹《配送员权益“半透明”状态要改变》)
材料二:
 
(摘编自“新华社”)
    材料三:
    作为发展迅猛的新兴产业,快递外卖配送近年来正逐渐走向规范。2018年3月,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快递、即时配送行业道路交通安全的倡议书》,倡议完善配送考核制度,科学发单派单,加强内部教育管理等。这几个方面近年来有了较大的进步。
就科学派单方面来说,虽然配送的货物量逐年增长,但分配方法也在逐渐升级。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2017年开始,外卖配送由抢单变为派单,对于规范骑手的安全驾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与快递物流相同,外卖平台联系着商家、客户与配送员三方,订单量、人力、位置等都是动态调整,对时间的要求异常严格。在一个特定区域内划定多少特定小区域、每个区域内建成多少专业配送站、外卖订单如何分配到每个骑手身上、怎样规划路线更合理,这些问题都需要平台以不断升级的算法对掌握的大数据进行计算。抢单容易导致配送员接单过多、压力过大进而违反交通规则,而合理的派单对于减少这些安全隐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位行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
目前,考核制度综合了多种因素,如遇到恶劣天气、联系不到用户、配送车突然出现故障等送餐困难情况,外卖平台与快递公司均有一定的申诉机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配送员的权利。
对于内部的教育管理方面,记者随机采访几位配送员得知,虽然培训频率不同,但一般都会定期开会,强调交通安全。
(摘编自陈慧娟《快递外卖配送:“最后一公里”道阻且长》)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十三五”以来,我国快递业每年平均保持100亿件增长量;自2014年起,我国快递业务量连续5年稳居世界第一,到2018年底业务量突破500亿件。
B.快递外卖配送近年来在配送考核制度、科学发单派单、加强内部教育管理等方面不断采取措施,从而逐渐走向规范、健康发展的道路。
C.目前的配送考核制度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会考虑不是配送员自己能够左右的送餐困难,如果遇到联系不到用户等情况,配送员可以免责。
D.快递外卖配送行业近几年从实际出发制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制度,但总的来说,还存在许多亟待研究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司空见惯的穿着各色工装的“骑手”们穿梭于大街小巷这一街景是我国近年来快递、外卖行业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B.在法治与市场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外卖、快递行业,由于交通部门、劳动部门不作为,现在依旧处于粗糙、非规范化的管理环境中。
C.订单量、人力、位置的动态调整和严格的时间要求等需要外卖平台能对所掌握的大数据进行细致、精准的计算。
D.抢单容易导致配送员接单过多、压力过大,进而导致他们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而难以顾及交通风险的问题。
6、配送员的真实工作条件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善?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阐述。(6分)

答案:
(1)C
(2)B
(3)①配送员缺少应有的职业尊严。缺乏理解与尊重是配送员们面临的普遍问题。②配送员缺少话语权和安全感。许多配送人员没有交通意外险、医疗保险,他们工作起来也缺乏安全感。③配送员的劳动权益没有保障。比如部分外卖平台采用众包方式,第三方公司不提供“五险一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当  表
董益新
这是江南一个春雨淅沥的夜晚,小镇狭长的弄堂里两个黑衣人一闪而过,在一处高宅大门前停了下来,黑夜里响起轻轻的叩门声。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条小缝,吴掌柜提着风灯,半张麻脸从门缝里露了出来:“你们找……”话未说完,风灯已“啪”地掉到地上,大门随即关了个严实。
    满脸大胡子的黑衣人举手便要擂门,另一名清瘦的黑衣人赶紧按住他的手,压低声音说:“你忘了,我们是来干什么的?”大胡子应了一声,便蹲了下去,不再说话。
    吴老爷正在书房里看着《朱子家训》,刚沏的明前茶冒着氤氲的香气,书房的正墙上挂着一幅吴老爷自己临摹的大字:难得糊涂。吴老爷见吴掌柜跌跌撞撞闯进来,使皱皱眉头,问:“什么事?”
昊掌柜结结巴巴地说道:“又来了,老爷,又来了……”
“谁?”
“昨天来过的那个大胡子又来了。”昊掌柜说完,赶紧用衣袖揩了揩额上的汗珠。
吴老爷“哦”了一声,旋即问道:“来了多少人?”
吴掌柜说:“两个人。”
吴者爷站起来,在书房踱起步来。
昨天也是个阴雨天,酉时未至,天已落黑。当铺刚要打烊,一个穿黑衣的大胡子却像风一样闪了进来。大胡子熊腰虎背,鼓鼓的腰间扎着条腰带,一进当铺,就掏出一块鎏金怀表。吴掌柜一见,顿时眼睛一亮,循例问道:“您贵干?”大胡子伸出拇指和食指,在吴掌柜面前一亮。吴掌柜吃了一惊,赶紧问道:“当多少?”大胡子还是不说话,伸出一只手晃了一晃。吴掌柜说:“这个数目,得老爷做主,先生里间请。”吴老爷看看大胡子,又看看鎏金怀表,转身对吴掌柜点了点头。须臾,吴掌柜端来一个托盘,托盘里码着五叠大洋,一叠十块,正好五十块。吴老爷又把鎏金怀表往盘里一放,一起推到大胡子跟前。大胡子正要开口,吴老爷却摆摆手,说:“这钱是我捐的。天黑路远,壮士快走吧。”大胡子呆了片刻,弯下腰去,向吴老爷鞠了一躬,转身消失在夜雨中。吴老爷想起昨天的事,喃喃自语道:“守分安命,顺时听天……”忽然,吴老爷停了下来,对吴掌柜说道:“请!”
    俄顷,两个黑衣人跟着吴掌柜鱼贯而入。吴老爷连忙起身让座,问:“两位壮士夜深而来,必有要事,还望直言相告。”清瘦的黑衣人欠欠身,说道:“吴老爷,我们是专程向您道歉来的。”说罢,从怀里掏出一块怀表,把它放到吴老爷跟前。
    吴老爷一看,正是昨天那块鎏金怀表。吴老爷微微一笑,把怀表推还给清瘦的黑衣人。吴老爷指指大胡子,说:“昨天,我已说过,那点大洋是老朽自捐的。”
    清瘦的黑衣人说:“昨天,我是让他来当表,没叫他来募捐。这表是我去国外留学时买的,跟我十多年了,还好使。”清瘦的黑衣人说罢,又把怀表推到吴老爷跟前。
    吴老爷连忙说道:“壮士误会了。老朽开当铺三十多年,多少长了点见识,这法兰西共和国的名表,少说也值一百多个大洋。你们打日本兵除汉奸,老朽早有耳闻,只恨认捐无门。”
清瘦的黑衣人见吴老爷依然不收,便说道:“国有国法,村有村规,部队有部队的规矩,如果您不收,我岂不带头坏了规矩?望您成全。”
清瘦的黑衣人说罢,长身而起,又是长长的一揖。吴老爷问:“壮士是……”
清瘦的黑衣人欠身答道:“在下姓何,单名一个冲字。”
    吴老爷一听,赶紧站起来:“原来阁下就是让日本兵闻风丧胆的何大队长,老朽有眼不识泰山啊。如此说来,这怀表我更不应该收了,你打日本兵用得着。”吴老爷说完,又把怀表推到何大队长跟前。
    何大队长见吴老爷决意不收,便站了起来:“吴老爷美意,在下心领了,失礼之处,还望多多海涵。我们后会有期。”何大队长伸手抓起怀表,往吴老爷手里一塞,转身与大胡子飘然而出,瞬间消失在茫茫黑夜中。
    转眼到了秋天。这天哨兵忽然给何大队长送来一个包裹,说是一个满脸麻子的人送来的。何大队长拆开一看,包里都是部队急需的药品,其间还夹杂着那块鎏金怀表和一封信。信上写道:
何大队长台鉴:日本兵占我河山,杀我同胞,毁我村舍,老朽之当铺也被掳掠一空矣!我六尺男儿必手刃之而后快,然老朽老矣,空负报国之心。明日,有一队日本兵要来镇上运粮,镇南塘西桥乃粮队必经之地,望何大队长务必奔袭之。此表暂作定金,日后老朽另当重谢!
何大队长看罢来信,在桌上重重地擂了一拳,大声地叫道:“好!”
(摘编自《短小说》)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并没有直接介绍出场人物,而是用“黑衣人”代称,两个“黑衣人”在雨夜拜访,增添了人物的神秘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运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描写方法塑造了吴掌柜的形象,用吴掌柜开门禀报时的“慌”,反衬出吴老爷并不把黑衣人放在心上。
C.小说语言很有特点,既有口语又有书面语,吴老爷与何大队长的对话使用了不少书面语,说明何大队长不仅能打日本兵,还接受过良好的教育。
D.小说中的鎏金怀表是一个重要的道具,作为线索贯穿整篇小说,最后怀表被当作抗日的定金支持了抗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重要作用。
8、小说插叙大胡子当表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9、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吴老爷还是何大队长?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6分)

答案:
(1)B
(2)①情节安排上,交代了何冲专程来道歉送表的缘由,使情节更加完整。②人物塑造上,塑造的孔武、缺少原则的大胡子形象,进而衬托了何大队长的知书达理、讲究原则的人物形象。③主旨表达上,与后文何大队长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讲究原则形成了对比,突出了人民军队爱人民、军民一心共同抗日的主旨。
(3)(示例一)是吴老爷。①从篇幅上看,写吴老爷的文字相对较多。②从情节上看,主要情节都是写吴老爷的。③从形象上看,吴老爷的性格最鲜明。④从主旨上看,有关吴老爷的内容既能表现八路军爱人民,又能表现人民拥护八路军,作用最大。
(示例二)是何大队长。①从情节上看,何大队长送表是主要内容,前文内容都是铺垫。②从形象上看,何大队长是八路军的代表,是小说歌颂的对象。③从主旨上看,何大队长最能表现八路军的爱民作风。




------分隔线----------------------------